七旬老人 29 元网购电动三轮车,收货发现竟是巴掌大模型
快递站里的荒唐一幕
“大伙快来看!老张头花29块买了辆‘电动三轮车’!”河北某乡镇快递站爆发哄笑。69岁的张大爷颤抖着撕开纸箱——巴掌大的塑料玩具车在阳光下反着刺眼的光,商品页“可载重200公斤”的标语像一记耳光打在他脸上。围观人群举着手机拍摄时,老人攥着皱巴巴的签收单喃喃道:“这上面明明写着‘1:1还原’啊…
一、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
1. 藏在详情页的“视觉陷阱”
商品主图是威风凛凛的农用三轮车,但把手机屏幕放大300%才会发现角落标注“迷你模型”。卖家客服的回复更魔幻:“1:1还原是指车头大灯比例,亲。”
2. 专坑老人的“信息茧房”
张大爷是在刷短视频时弹出的广告下单的,平台算法不断给他推送同类商品。当他试图写差评时,发现需要先完成“7天活跃用户”认证,最终只能对着手机叹气。
3. 比模型更寒心的“售后拉锯战”
卖家先是咬定“签收即认可”,接着提出“补5元优惠券”,最后竟说:“给您寄箱鸡蛋补偿行不?模型还能留给孙子玩。”
二、银发族网购困局调查
① 三无产品重灾区
● 直播间“9.9元电动轮椅”实为塑料板凳加装轮子
● 保健品链接用“院士推荐”图片,点开是动画片截图
● “防滑拐杖”雨天测试视频,被扒出是盗用登山杖广告
② 维权路上的三重门
1. 不懂保存聊天记录(卖家撤回关键承诺)
2. 害怕子女责怪(65%老人选择吃闷亏)
3. 投诉流程复杂(需提交5种证明文件)
③ 温暖个例启示录
江苏某快递点设立“银发验货区”,工作人员帮拆包讲解;
浙江社区开展“反套路课堂”,用老年机演示如何识别PS商品图。
三、灰色产业链暗访
1. “适老化改造”变味
黑产团伙专门制作大字版虚假页面,用“国家补贴”“民政部特供”等红头文件式标题吸引老人 5 。
2. 精准收割心理学
利用老年人节俭心理,标注“清仓价仅限今日”,实际已挂价三年;
唤醒集体记忆,将三无保健品包装成“老军医配方”“公社粮站特供”。
3. 快递代签的猫腻
部分乡镇网点默认替老人签收,等发现货不对板时已超维权期。
谁来守护互联网时代的夕阳红?
当张大爷的故事冲上热搜后,那辆巴掌大的三轮车突然被邻居孩子们当成了宝贝。他们给模型装上电池,在村口土路上欢笑着追逐。老人蹲在墙角看着这一幕,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要是真车该多好啊…”
这场荒诞闹剧揭开了银发经济最痛的伤疤——当我们在享受智能生活便利时,是否遗忘了教父母辈识别数字丛林里的陷阱?那些为省29块钱较真的老人,守护的何尝不是我们终将老去的尊严?
请在评论区分享:你教过父母哪些防骗技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