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号,电视剧《北上》在高调中迎来了上线播出。


  电视剧《北上》,根据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从幕后班底到演员阵容,都非常强悍。


  而要说起这部《北上》的一大噱头,便是白鹿的转型之作。


  是的,不同于白鹿一贯的偶像剧女主画风,这次的《北上》是现实题材,白鹿剧中涂黑粉戴牙套的形象,和之前判若两人。


  网友:白鹿这是打算冲奖去了。


  在年初的采访中,白鹿转型决心呼之欲出,直接透露以后不太会接偶像剧,更想接《北上》这类剧。


  当时《北上》编剧赵冬苓还转发了相关视频,立下了再次和白鹿再次合作的flag。


  不仅如此,赵冬苓在评论区还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别人还在吃流量饭的时候,白鹿不声不响地完成了转型。


  剧还没播,尚未经过市场的检验,白鹿就完成转型了?


  在《北上》开播之际,编剧再次表明以后白鹿将不光是流量花。


  能看出来,赵冬苓对白鹿的转型势在必得。


  白鹿本人也很珍视这部剧,认为意义非凡。


  开播时,又是换头像又是写小作文置顶。


  如今,这部被寄予厚望的“转型之作”已经开播,各项数据陆续出炉。


  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北上》的首播成绩——


广告招商

  在《北上》首播的4集中,集均广告数为6个左右。


  买股的品牌方不少,能看出来业内很看好这部,招商成绩够漂亮。


  一方面,班底很豪华,有不少资深老戏骨加盟;另一方面,这类题材的《小巷人家》、《六姊妹》先后出圈,加上有白鹿这种流量花加持,业内看好不足为怪。


德塔文景气指数

  没看错,《北上》的开播日剧集景气指数只有1.324,在市场中排第8。


  德塔文根据全网舆情推测前景,就是说,业内看好,但网友不看好。


收视率

  首播当晚,《北上》的收视率突破3%,位列于同时段第一,达到了3.929%。


  有一说一,很不错的数据,算是开门红,于正直接出来发文祝贺。


  于正,白鹿的老板。


  只是,《北上》接档的是《六姊妹》,一部平均收视率达到4.349%的剧集。


  在大结局当日,《六姊妹》的收视率更是冲到了惊人的5.7%。


  同在央一播出,《六姊妹》显然为《北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留下了肥沃的底盘,注定接档剧不会低。


  某种程度,于正运气不错。


站内热度

  首播当日,《北上》的站内热度峰值刚刚突破6300,在爱奇艺今年上线的剧集首日热度在排名第5。


  考虑到前两名的《白月梵星》和《仙台有树》都在中午12点播出,统计时长不一样,可以移除不做比较。


  也就是说,《北上》首日热度仅次于《白色橄榄树》和《冬至》。


  6301的热度乍一看算拿得出手,但并不匹配宣传力度。


  要知道,《北上》在开播前预约量便超过了300万。


  不仅如此,爱奇艺还提供了跳转服务为《北上》增加热度。


  只能说,就这个宣传力度,6301的首日热度不算好看。


播放量

  以云合播放量为参考标准,《北上》的首日播放量在568w左右。


  什么概念?就同平台新剧来看,和小成本剧《爱你》差不多,比《白色橄榄树》首日的1100w差不少。


  这个播放量对大剧而言,显然没达到预期。


  也正是在播放量瘸腿的情况下,当白鹿粉丝吹收视率时,网友直接反驳。


  因为不是偶像剧所以网播量低?并不是。


  同为现实题材的《六姊妹》,全剧无流量,首日云合播放量为614w。


  更尴尬的是什么呢?《北上》开播不到两天内的热搜时长,比《六姊妹》一整部剧都多。


  宣发下得猛,然而没看到成效。


  在大家看来,《北上》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来看,白鹿这次的转型似乎不太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北上》播出后,白鹿再次说出了不想演古装、想演贴近生活的戏的想法。


  或许正是对这次转型机会的重视,在《北上》一开播便被扒出了刷好评模式。


  为了冲奖成功转型,很努力。


  只是,事实证明,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白鹿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