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保障,别让乡村医生自己解决养老保险
来源:基层医界
作者: 前瞻胤礽
近日,笔者在一个乡镇卫生院建立的乡村医生微信群里看到这样的信息,卫生院相关人员要求今年缴了养老保险金的乡村医生把相关信息报上去。从乡村医生反馈信息来看,在职乡村医生基本上都缴了养老保险金,2020年全年的缴费金额接近每人7000元。
无奈!村医养老保险自己交
从乡村医生发给卫生院的信息来看,在职乡村医生都是自己通过社保部门指定的机构自费缴费。缴费乡村医生的年龄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都有。也就是说,从20多岁到接近60岁的年龄段都有。
从上述信息中看出,在职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是靠乡村医生自己解决的。据相关乡村医生透露,大概从2年前开始,上面就要求在职乡村医生每年自费缴纳养老保险金。
按照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至少应当缴满15年年限,并到达退休年龄才能领取养老金。这对于45周岁以下的乡村医生来说,不存在多大问题,对50周岁甚至已经超过60周岁的乡村医生来说,或存在一定的难度,谁来确定至少15年的缴纳年限?是根据初次缴纳保险金时间为准,还是以身份证信息为准?若以初次缴纳时间为准,有的乡村医生或许则要达到70周岁以上才可领取养老金。若以身份信息为准,之前未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如何办理、谁去缴纳?
根据乡村医生提供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该地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的方法便是,在职乡村医生或新进乡村医生,每年都得自己如期缴纳养老保险金,否则乡村医生身份或多或少都得被限制。
说白了,凡要当乡村医生者,必须自己办理个人养老保险手续,并缴纳养老保险金。
从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来说,这种模式具有积极作用。从相应时间段开始,新进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乡村医生,必须自行缴纳养老保险金,从而让后来者不再担忧“老有所养”问题。
从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遗留问题角度来说,这种解决方式存在不公平。首先是那些已经退出乡村医生队伍的年老乡村医生,谁为他们解决养老问题?其次是即将迎来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谁来为他们“补短(延长退休年龄问题或之前未缴纳的费用问题)”?最后是有了养老保险就能真正让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下来吗?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养老保险成为村医的“痛”
近年来,乡村医生作为村里三类(村干部、村教师、村医生)工作人员之一,养老问题一直是头痛之事。毕竟,乡村干部、乡村教师的养老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唯有乡村医生养老问题总是处于不完全解决状态。 受乡村医生工作性质特殊、人员结构多元化等因素影响,乡村医生工作的年限以及资格资质问题总是参差不齐,要么断断续续,要么仅有几年,要么曾有资质资格,要么现有资质资格,如何解决曾经在乡村医生战线上工作过的人以及现在依旧在乡村医生岗位上继续打拼的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各地相关部门倍感头痛之事。 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得不到质的解决,乡村医生队伍则难做到“人心齐,泰山移”,必然会影响整个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不管是哪个行业,用人选人都当把尊重人才放在第一位。作为医疗卫生健康行业最基层的人员,乡村医生不仅承担着村民的医疗保障,还担负着大部分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但待遇和养老保障一直悬而未决,或者解决的不彻底。相对来看,不管实际收入还是社会地位,对乡村医生来说都存在欠缺,而要让高质量的乡村医生真正留在基层为村民健康服务,必须制定全方位的尊重人才、留住人才机制,而养老问题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事情。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免责声明:转载本文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请与小编联系进行处理。我们对所转载文中的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