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6 日上午 9 点,重庆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一则消息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透露,他们学校坚持零补课、零周考、零月考,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90% 的孩子成绩居然都是 A!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传统教育里的补课和频繁考试,并非提高成绩的 “金科玉律”?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学生想要取得好成绩,似乎就离不开大量的课后补课,以及频繁的周考、月考来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成绩,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学校也常常把考试当作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学生们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可结果呢?学生压力大,家长负担重,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种 “疲惫” 的循环。


  但谢家湾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刘希娅代表介绍,学校从根源上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就与众不同。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进行课程整合。比如说,把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类学科融合在一起,开发出 “主题式学习课程”。


  孩子们不再是孤立地学习各个学科知识,而是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去思考。举个例子,当学习 “古代丝绸之路” 这个主题时,语文课上,孩子们会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文章,体会古人对这条贸易通道的情感表达;历史课上,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朝代的重要意义;地理课上,则研究丝绸之路的路线走向、途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谢家湾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们不再是课堂上的 “主角”,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而是变成了引导者。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们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数学课为例,老师会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如何规划学校运动会的场地布置,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项目,同时又能合理利用空间。然后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去收集数据、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会问,没有了周考、月考,怎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呢?其实,谢家湾学校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而是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有专门的评价表,对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提出的观点质量、对团队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而且,老师们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那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们,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呢?我们来听听家长和学生们怎么说。学生家长李女士兴奋地说:“我家孩子以前在别的学校,每天都被作业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对学习越来越抵触。自从转到谢家湾学校,变化太大了。他现在每天都盼着去学校,主动学习,还经常和我们分享在学校学到的新知识、新想法。而且,他的成绩也一直保持得很好,根本不需要额外补课。” 学生小王也开心地表示:“在这儿学习太有意思了!我们可以自己去探索很多有趣的问题,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感觉收获特别大。虽然没有考试的压力,但我们都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


  从谢家湾学校的成功经验来看,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补课和频繁考试,真的不是提高成绩的唯一途径,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零补课、零周考、零月考的教育模式,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去思考和借鉴吗?未来的教育之路,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大胆地转变观念,探索更多像谢家湾学校这样创新、高效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茁壮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你对谢家湾学校的这种教育模式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