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件办”到“自助办”,北京社保网上申报平台服务升级
近日,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新增了多个网上申报业务模块,海淀率先推行,社会保险登记、征缴、支付、转移接续、个人权益等5大类30余项业务功能由过去的“前台办”“邮件办”到现在“自助办”,不用到前台、不用收发邮件,参保单位和个人办理业务更加方便。
其中,“网上业务受理”功能将原来只能在前台办理的部分登记征缴类和支付类业务调整为只要上传业务材料即可申请办理,后台审核人员3个工作日内办理或反馈。申请人可以在“申报信息状态查询”模块通过时间、业务流水号或业务类型查询审核结果,如存在问题,审核人员会在“业务办理不成功原因”处详细标明。
针对部分高频业务,升级后的系统还延长了操作时限,如“单位申报个人补缴”“单位月报补缴”时限由每月25日截止延至月底倒数第二天17:00截止。
“此次网申平台系统升级既是‘后疫情’下深入推进‘不见面’服务常态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社保经办流程优化的一次大胆尝试。”海淀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之前的邮件办理,网申渠道在数据安全性、经办效能和使用体验感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今后我们将逐步取消邮件受理方式,实现全部业务网上‘不见面’办理。”这位负责人表示,社保网申平台将逐步覆盖更多的业务事项。
据统计,2019年海淀社保中心月均办理社保跨省转移接续业务3986笔。网申平台自助办理方式上线后,线上自助申请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5月,中心共受理社保跨省转移申请4111笔,同比增长31.05%,其中非现场业务申请2218笔,占总申请量的53.95%。
“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和支付宝‘市民中心’两种申请方式只能办理养老保险跨省转移业务,如需同时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跨省转移业务,可以登录‘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进行申报。”海淀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各渠道的网申业务及时办结,海淀社保中心通过指定专人负责业务审核、根据业务类型细分工作岗位、利用信息库实时追踪进度、发送办结告知短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重复缴费退费消息等措施,提高业务办理时效。同时,主动筛查信息库数据,对于外省经办机构未及时汇出转移基金或提供转移接续信息表的情况,统一邮寄“催款函”,提高跨地区、跨部门间的沟通效率。
为推动网申平台升级、优化社保经办流程,海淀社保中心专门组建了优化流程团队,针对当前社保登记、征缴、支付、权益、转移接续等高频业务办理情况,在完成前期调研、需求梳理、模块设计等基础工作后,及时向市人社局提出扩展网申平台功能的申请,并积极与市级各部门反复进行方案研讨、意见反馈和可行性分析,最终促成平台新功能正式上线。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李彦坤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王梦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