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五部维权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企业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以下是员工维护自身权益的完整操作指南,分为法律依据、维权步骤和风险防范三个部分:
一、法律依据与违法后果
1.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须在用工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2023年起生育保险并入医保)
2.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单位须在用工30日内办理公积金账户设立
3. 违法后果:
- 补缴+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
- 欠缴社保1万元以上可处3倍罚款
- 公积金欠缴可处1-5万元罚款
- 员工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N倍月工资)
二、五步维权操作流程
第一步:证据收集(建议持续3个月)
1. 劳动关系证明:
- 劳动合同原件(无合同则收集工牌、考勤记录、工资流水)
- 近12个月银行工资流水(标注"工资"字样)
- 个人所得税APP申报记录
2. 未缴证明:
- 社保官网查询截图(需显示参保状态)
- 公积金中心出具未开户证明
3. 辅助证据:
- 工作邮件/内部系统截图
- 工作成果文件(含公司标识)
- 同事证人证言(至少2人)
第二步:内部协商(建议书面形式)
1. 提交《要求补缴社保公积金申请书》(留存EMS邮寄凭证)
2. 协商录音技巧:
-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
- "公司是否从未缴纳社保?"
- "何时能补缴?"
3. 制作《协商记录》要求公司签收
第三步:行政投诉(同步进行)
1. 社保投诉(时效2年):
- 准备材料:身份证+劳动关系证明+工资证明
- 向参保地或实际工作地社保稽核科投诉
- 重点追缴养老保险(可补缴历年差额)
2. 公积金投诉(无时效限制):
- 登录当地公积金官网在线举报
- 提供工资流水作为缴费基数依据
3. 税务举报:
- 登录国家税务总局12366平台举报
- 核查企业是否虚报个税扣除项
第四步:劳动仲裁(时效1年)
1. 仲裁请求:
- 确认劳动关系(无合同时)
- 支付经济补偿金(N个月工资)
- 补发未缴社保造成的医疗损失
2. 特殊情形处理:
- 已达退休年龄:主张养老保险待遇损失赔偿
- 发生工伤:先行工伤认定后主张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步:司法诉讼
1. 社保争议:
- 法院仅受理赔偿型诉求(如医疗费报销)
- 补缴诉求仍需行政解决
2. 公积金争议:
- 可提起行政诉讼(针对公积金中心不作为)
3. 集体诉讼:
- 10人以上可推选3-5名诉讼代表人
三、风险防范要点
1. 证据保全:
- 使用可信时间戳固化电子证据
- 关键文件做公证(费用约1000-2000元)
2. 反报复措施:
- 遭遇解雇时立即申请劳动保全
- 向劳动监察投诉打击报复行为(可处2000-20000元罚款)
3. 时效管理:
- 制作维权进度表(标注各程序时限)
- 社保补缴可追溯至1995年(各地有差异)
四、特殊情形处理
1. 企业注销:
- 向社保局申请动用清算财产优先补缴
2. 异地用工:
- 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投诉(需提供居住证)
3. 灵活用工:
- 即使签订劳务合同,符合用工实质仍可主张
建议优先通过12333热线(社保)和12329热线(公积金)进行预咨询,部分地区已开通线上补缴申报系统。对于月薪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高收入者,应注意公积金追缴基数上限(通常为3倍社平工资)。整个维权过程可能持续6-18个月,建议做好长期准备同时不影响现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