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亿元!深蓝航天完成新一轮融资 加速布局可回收火箭赛道丨科技观察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深蓝航天完成新一轮融资,总规模近5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泰山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旗下泰安远望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领投,资金将重点投向“星云”系列可回收液体火箭的研发攻坚与商业化落地,配合泰安航天产业集群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深蓝航天在回收复用商业运载火箭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自2024年5月启动B轮系列融资以来,深蓝航天已先后完成B1、B2等多轮融资。此次B4轮融资完成后,公司累计融资资金超10亿元,估值接近50亿元。
完成近5亿元融资 加速可回收火箭商业化进程
“本轮融资恰逢中国可回收火箭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运营的关键节点。”深蓝航天CEO霍亮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深蓝航天将持续聚焦高频次、低成本发射服务,继续秉持“立志成为太空运输产业推动者”的企业愿景,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可靠、高频次、低成本的太空运输服务,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提供动力。自双方首次接洽到签约打款完成,泰山产业集团仅用不到100天,以高效行动彰显了泰安市产业助推空天经济的加速度。”
远望创投投资总监表示:“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布局方向。深蓝航天在可回收液体火箭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可回收液体火箭技术被视为商业航天的未来关键,它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效率,也为卫星部署及深空探测等提供更多可能性。”
远望创投投资总监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此次投资,旨在推动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促进航天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泰安市打造全球领先的航天科技高地。
计划2026年首飞 “星云二号” 加速推进
目前,以“可回收液体火箭”为核心竞争力,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已通过发动机试车、控制系统验证等关键测试,火箭发动机技术、控制系统成熟度与可靠性得到持续性验证。
在动力革命方面,深蓝航天自主研制的 130 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 “雷霆 RS” 即将进行整机全系统试车。这款发动机性能卓越,支持 10 次以上复用,深度节流范围达 30%~110%,推质比更是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为火箭的高效运载提供了坚实保障,将有效提升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深蓝航天在智造体系建设上也成效显著。通过多地布局,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成功构建起涵盖 “动力系统、箭体制造、发射回收、复用优化” 的垂直一体化产业生态。值得注意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增材制造基地已正式落户汶河空天经济产业园,预计可支撑年产160台发动机,大幅提升了发动机的交付能力,为商业航天项目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产能支持。
在可回收复用火箭的研发上,国内首款商业化可回收复用火箭 “星云一号” 已进入发射倒计时,将在年中择机发射,执行首次入轨 + 垂直回收双验证任务。此次发射若圆满成功,将为我国商业航天可回收火箭技术树立新的里程碑。
此外,在研的另一款大型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 “星云二号” 也取得重要进展,其一级将搭载11台并联的 “雷霆 RS” 发动机,近地轨道运载力突破 25 吨级,计划于2026年首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