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3月4日,华懋科技、神农集团、梅花生物等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进展公告,其中华懋科技回购金额超6.6亿元;格力电器、誉衡药业、泰和新材等公司发布重要股东增持公告,其中格力电器增持金额超2.7亿元……在新“国九条”等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情不断升温。


  从回购增持计划来看,自回购增持再贷款专项工具落地4个多月以来,截至3月4日,A股市场共有380家企业申请了398笔回购增持再贷款,共计取得贷款额度上限756.23亿元,其中,2025年以来获得回购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146家,金额合计达257.09亿元。


  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设立以来,A股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范围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已有380家上市公司发布使用银行贷款回购增持公告,共计取得贷款额度上限756.23亿元,其中,股票回购贷款460.29亿元,增持贷款295.94亿元。从上市企业性质看,民营上市公司共有254家,占比66.84%,贷款上限合计413.37亿元,占比54.66%;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企业97家,贷款上限合计296.96亿元,占比39.27%。


  从贷款金额来看,披露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合计在1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其中,获得合计贷款金额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6家,获得合计贷款金额最高的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盛虹合计获得最高28亿元的增持贷款,牧原股份最高获得回购贷款25亿元、海康威视最高获得回购贷款17.5亿元。


  从上市公司回购来看,员工股权激励和注销股份成为回购的主要目的。据同花顺数据统计,贵州茅台、牧原股份、九安医疗、通威股份等拟回购最高金额居前,均超过20亿元。以贵州茅台为例,去年12月28日贵州茅台披露回购方案,拟12个月内回购金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1771.90元/股,今年3月4日贵州茅台公布已回购了12亿元的进展公告。截至目前,牧原股份、九安医疗、通威股份等公司已回购总额分别达25亿元、23.6亿元、20亿元。


  从重要股东增持来看,3月3日晚,格力电器公告称,公司5%以上股东京海互联拟于公告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增持专项贷款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0.5亿元不超过21亿元。北方稀土公告计划自3月1日起至2026年2月28日,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拟增持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股份。唐山港近日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建投交通计划12个月内,拟斥资2.5亿元至5亿元,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科伦药业公告称,股东雅安国资公司拟6个月内增持科伦药业最多近1亿元。


  据统计,2024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近3000亿元,回购增持规模、家数远超上一年同期水平。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预计2025年,上市公司回购可能会继续保持活跃态势,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股价,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