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开年以来,港股火爆行情持续,外资加仓中国资产。不断引发市场对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热议。


  3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话经济学家李大霄,探究港股趋势与投资策略。


  李大霄表示,港股正成为外资布局中国资产的“主战场”。


  他认为,随着美股进入高位调整期,全球资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资产配置。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此前处于极低配置的状态,因此,即便从“低配”逐步调整至“标配”,也将引发资金大规模流入。


  对于投资者而言,李大霄建议采取“先港后A”的策略。不过,他特别提示到,由于规则不同,进入港股的最好是已在A股“毕业”的投资者,或通过ETF参与。“高股息作为大本营,高科技作为先锋官”则是他的推荐配置。


  自1月13日启动以来,截至3月5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达25%。尽管近日出现回调,但李大霄认为这是“大涨小回”的正常调整。他解释称,当前恒指在24000点附近震荡,仍处于历史估值中位数以下,核心优质资产的重估“才刚刚开始”。


  3月4日,比亚迪公告,发布56亿美元的H股闪电配售,通过大规模融资加速技术突破与全球化布局。一举成为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项目、全球汽车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闪电配售项目、香港市场有史以来规模第二大的闪电配售项目以及香港市场工业领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闪电配售项目。


  李大霄认为,高科技板块未来可能会回到应有的位置,而众多优秀的龙头企业未来有望缔造中国版“七姐妹”。


  (视频拍摄:林典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