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住房公积金”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市首次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推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住房公积金,在如今房价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长期住房储蓄的重要工具,而且随着市场变化和人们生活需求的转变,其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住房公积金除了买房,还能做些什么。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应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屋时使用,同时还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偿还因购房产生的贷款。除此之外,住房公积金还能干什么呢?


  一、不是必须买房子。《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指出,住房公积金可以支付房租,但前提是每月的房租费用要超出家庭工资收入才可使用公积金支付。当然,支付也是有限额的,比如北京市就规定,个人租房提取额度为每月2000元。


  二、买了房子也可以交物业。2021年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低收入经济困难职工家庭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物业服务费实施办法》,规定低收入家庭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与之同时期,辽宁省,深圳市,嘉兴市、湖州市等省市都出台政策文件,允许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缴纳物业费。虽在使用上设定了限制,但也在为职工生活减轻负担。


  (此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三、孩子买房可以用父母的公积金,反之亦可。在这个问题上,各地规定的方式有所不同,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未使用过住房贷款购买自有住房,子女购房时可提取父母公积金;第二,使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购买自有住房,支付首付款后可提取父母公积金;第三,使用个人(组合)贷款购买自有住房,支付首付款后可提取父母公积金。


  四、生了重病可以救急。如遇本人或直系亲属患重病住院,可提取用于医疗费用。必须强调的是,这一项目前还是在个别省或市施行,并未全国通行。所以大家在参考时要甄别城市。目前长春市现行《长春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2025年)明确,因“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可申请提取,包括重大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负担。东莞市、乌鲁木齐市等地的提取办法中也包含类似条款。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城市,会根据实际情况推动开发住房公积金的救急属性。


  除去上述情况,公积金还可以在职工退休,出境生活以及死亡等情况下,提取使用。


  住房公积金的这些隐藏用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它能够为我们带来的帮助也远不止买房那么简单。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住房公积金的创新用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见解,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住房公积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