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高速收费、停车收费无感化


  2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大数据局负责同志解读《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按照《实施方案》,2019年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卡全覆盖和电子社保卡上线。2020年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业务从“同城通办”“同市通办”到“全省通办”。2020年年底前,全面推行高速收费、停车收费的无感化、电子化。


  年内建成首批资源库


  《实施方案》围绕进一步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出构建“6+N”一体化政务信息资源体系的政策措施。


  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廉凯介绍,我省构建了以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为核心,N个市级政务云节点为补充的全省“1+N”的总体框架。建立了全省6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包括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汇聚48个省直单位和16市的4.31亿条数据。


  另外,建设首批主题信息资源库。目前,确定了首批12个主题库,分别是应急管理、社会综治、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知识产权、政务公开、执法监督、农业农村主题库,争取年内建成。后续将根据工作需要,分期分批推进其他领域主题信息资源库和通用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通用业务包括人事、财务、档案、机关事务等)。


  电子证照互认互通


  按照《实施方案》,全省将推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继续完善全省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2019年年底前进一步丰富认证手段,完善认证功量前化注册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支撑能力。深化统一身份认证应用,加快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政务信息系统接入,实现与国家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省内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务应用系统“一次认证,全省通行”。


  同时,深化电子证照服务应用,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深化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等领域应用,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重复提交材料、证明等问题。2019年年底前,按国家统一规范,完善升级省电子证照服务,对接国家电子证照服务系统,实现电子证照互认互通。按照“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等有关要求,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高频证照,推动业务办结时电子证照同步签发。


  2019年底前,积极完善山东省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平台,实现政府非税收入网上支付。


  养老保险“全省通办”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夏鲁青介绍,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优化网上办事功能,逐步实现就业人才服务各类事项的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


  省人社厅将加快构建全省集中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信息系统,保障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顺利开展。全面开展电子社会保障卡应用,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加快建立“以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精准核实”的资格认证新体系,全面减轻待遇领取人员认证负担。


  《实施方案》提出,2019年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卡全覆盖和电子社保卡上线。2020年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业务从“同城通办”“同市通办”到“全省通办”。2022年年底前,数据资源在社保政策制定、精准服务和跟踪评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建成全省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推动实现全省医疗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外,2020年年底前,建成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并在建设领域率先应用。深化“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创新应用,实现移交接收、教育培训、军人安置、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抚恤优待服务覆盖。


  高速、停车收费无感化


  《实施方案》提出,发展智能出行服务。2019年年底前,建设完善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发布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智慧公交系统、公交电子站牌系统等,将有关数据向社会实时开放,提升公众出行便捷度。推进智慧旅游移动化应用。


  2020年年底前,全面推行高速收费、停车收费的无感化、电子化。2022年年底前,建立智能交通通信网络,全面覆盖城市主要道路、机场、港口、车站,实现交通出行监测预警自动化、应急处置智能化。


  生活日报 记者杨璐实习生阎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