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能打造医保的新避风港吗
亚马逊、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摩根大通的联手又有了新的眉目。背靠三大巨头的这家新公司被命名为“避风港”,寓意跃然纸上。为120万名员工打造医疗避风港的初心,令外界侧目,毕竟美国医疗一直是众矢之的。不过,亚马逊的野心不止自家员工,医疗板块的蛋糕任谁都会心动,何况亚马逊早就开始步步为营。但习惯了零售逻辑的亚马逊,或许也难在toB领域大展拳脚。
巨头也抱团
三大巨头的抱团无疑令人瞩目。周三,据路透社报道,由亚马逊、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摩根大通联合投资的神秘新医疗保健企业有了确定的名字和发展方向,这家筹划了一年多的公司被命名为“Haven”(避风港)。与此同时,避风港还推出了一个网站,并在网站上公布了该公司CEO Atul Gawande的一封信。
这场史无前例的抱团始于一年前。去年1月30日,亚马逊、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摩根大通发布公告表示,计划合作成立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医疗保健公司,旨在为员工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由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投资主管托德·康姆斯、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马韦尔·沙利文和亚马逊的高级副总裁贝斯·加雷蒂共同领导。
自三巨头宣布联手一年多以来。这家新公司的进展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去年6月,著名外科医生、哈佛教授和作家Atul Gawande被选中成为该公司的CEO。“Gawande是一位非常棒的家伙,”伯克希尔哈撒韦的CEO沃伦·巴菲特对Gawande不吝称赞,巴菲特还表示这家公司的目标是阻止医疗成本的快速上升,并希望为员工找到更好的医疗系统。
非盈利的定位很符合避风港这个名字。根据新网站的介绍,避风港希望改善医疗保健机会的获取,简化保险并使处方药更便宜;最初将为亚马逊,伯克希尔和摩根大通的120万名员工提供服务,之后则计划“分享我们的创新和解决方案以帮助其他人”。三家企业均表示,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用创新方式应对和解决医疗保健领域的挑战和问题。
虽然有三大巨头作为靠山,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并不容易。目前三家企业在全球员工总数约为120万,在美国拥有数十万员工,市值总和达1.6万亿美元。巴菲特的商业伙伴查尔斯·芒格上月曾表示,这可能是伯克希尔项目中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医保蛋糕
“对员工和家庭在美国卫生系统中所经历的质量、服务和高成本感到沮丧,”对于避风港成立的初衷,Gawande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封信中表示。亚马逊CEO贝索斯也曾表示,现行的美国医保体系非常复杂。
美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从不缺少诟病和争议。2017年,英联邦基金会以72项指标为基础,对11个高收入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进行了评估。而医疗保健开支最大的美国,已经自2004年来连续六次获得最低分。报告结果显示,美国44%的低收入人群和26%的高收入人群认为,医疗费用昂贵是阻碍他们看病的主要原因。
“2016年,美国全国在处方药上耗费了4710亿美元,这个数字到2020年估计会飙升到5840亿美元。”劳拉·约翰阿诺基金会副总裁、医疗和药品咨询专家米勒表示,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为美国制药公司提供了“垄断福利”,而这也让药品市场的价格失去了竞争力。
医疗保健市场的垄断蛋糕,无疑是避风港瞄准的对象。在美国原有的医疗保健体系中,保险机构、制药商、医院和药房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以满足基本医疗保健需求,也形成了垄断的态势。
在2018年全年领涨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的前二十“牛股榜单”中,医疗保健板块占据六个席位:心脏辅助器及更换心脏系统医疗设备供应商阿比奥梅德涨幅达到73%,仅次于芯片巨头AMD;医疗设备供应商波士顿科学、连锁医疗机构HCA、基因研究公司Illumina、制药巨头礼来和默克的股价涨幅也分别达到43%、42%、37%、37%、36%。
亚马逊对医疗板块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2017年6月,CNBC报道称亚马逊组建了一支互联网医疗技术研发团队,同年10月,亚马逊拿下美国12个州的批发药房许可证,成为药品批发商。而目前,亚马逊的云服务已为大多数美国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和医疗保健服务公司提供数据库和云计算平台。
从药械零售到互联网医疗、云数据分析,再到如今的避风港,亚马逊靠近PBM的路径逐渐清晰。据了解,PBM(医疗福利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是介于保险机构、制药商、医院和药房之间的管理协调组织。传统上,PBM通过与各方签订合同,从而控制药品费用。而PBM作为企业医保健康计划的福利组成部分,可以协助企业管理员工的医疗费用支出。
避风港的难处
或许避风港的初衷的确是120万员工的福利,但在官方医疗的难作为之下,避风港被外界寄予了改变这一体系的希望。毕竟三巨头在各自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除了120万的员工基数以外,亚马逊的云服务是最好的数据平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医疗保险业务实力强劲,而如果需要花费金,摩根大通还在资本市场上如鱼得水。
目前,美国逾半数人口的医保都是通过雇主或家庭成员的雇主购买的医疗保险,并非直接购买政府的医保计划。因此,避风港会成为亚马逊直接进入这一市场的试金石。
医药专家、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美国企业可以自保,就是不用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所以涉足医疗保健对大公司都很普遍。避风港这个公司的核心卖点是亚马逊的参与,其实亚马逊一直想进入医疗,但没有好的突破口,所以才创立了这样一个公司。”
“亚马逊首先会为其员工医疗保健建立一个新的“接口”,并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基础设施,然后将后者建设成一个市场,”著名分析师Ben Thompso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曾表示,在这一市场中,保险机构、药企、医院和药房之间必须相互竞争,来获得为其员工服务的资质。一旦市场能够运作起来,亚马逊就会打开闸门,为其他大企业提供这个标准的接口。
“亚马逊的属性决定其还是很难找到有价值的发展路径”,但在赵衡看来,虽然避风港的设立可以表明,亚马逊从企业自保体服务进入医疗领域的路径已经非常明确,但电商公司的基因很难进入医疗,只能卖药,但卖药都是在保险公司手里,所以很难发展。因为对于自保体来说,医疗服务的采购是非常本地化的,这需要一家公司在一个地区有足够的员工才能获得一定的体量去和医院谈判获得价格折扣。但无论是企业自身的体量有多大,与大型商保公司相比,其在与医疗机构的谈判中,体量和相应获得的折扣都相对处于弱势。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