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七坝港区申通智慧产业园区正式用水管道接通了!我们的用水难题终于解决啦~


    是呢,听说七坝港区集中走访了解到园区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就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这是浦口区


  深化“集中走访日(周)”工作机制


  以作风转变


  放大便民利企成效的生动案例


  一年多来


  浦口区8000余名党员干部


  定期访企业、下乡村、进小区


  聚力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


  截至目前


  已累计走访基层25万余次


  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万余条


  办结问题8000余个


  推动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针对群众血透难的问题,浦口区卫健委将新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透中心作为“每月一办”事项,最终在各方合力推进下,打通了肾病患者透析就医“最后一公里”;


  老山林场打造“流动办公桌,居民有话说”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事项代办、纠纷调解等便民服务;


  浦口经济开发区探索建立“企服每月办”工作机制,每月选择一类涉企重难点问题,通过集体会商,靶向破题、精准解题......


    为民解忧,制度先行。2022年,浦口区创新开展“集中走访日(周)”专项行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企服专班问急问难,基层党员用心用情,真正把服务送到一线、难题解在一线。同时将集中走访与“百名干部破百题”“只投诉一次”“每月一办”等专项行动有机衔接,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未能解决的“疑难杂症”追根溯源,用创新举措让百姓共享改革红利。


  ↑浦口区首家基层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在桥林街道启用。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感情。浦口区制发《“集中走访日”工作指引》《“共性问题”答复脚本》,让走访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操性。针对涉及多部门“疑难杂症”,指挥部还发送《问题交办单》《办理提醒函》,召开问题协调会,推动216件“沉底工单”全部清零。


    为企服务是浦口区集中走访的发力方向。今年上半年,浦口区发改委联合责任单位,直奔“第一现场”,及时掌握项目形象进度、投资进度、施工节点等制约因素。同时集结相关职能部门资源,以重大项目“一件事”改革为牵引,针对项目推进的堵点,探索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等覆盖全周期的创新举措,持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浦口政务服务中心。


    从工商注册、载体装修、人员招聘,到研发生产、市场开拓、资本运作,企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浦口高新区探索“1+1+N+X”融合党建,通过1个机关或国企党组织结对N个“两新”党组织,联系带动X家入园企业,为企业链接资源、化解难题。


    位于浦口经济开发区内的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由于计量技术被国外企业“卡脖子”,公司的产品良率提升遇到了瓶颈。浦口区市场监管局在走访调研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共建江苏省新型半导体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专家团队的联合攻关下,新的计量校准设备不仅实现了自主可控,还可每月为芯德半导体节省10万元的检测成本。


  ↑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壮大的沃土。浦口区委政法委牵头成立“浦法惠企”服务体系,与浦口区人社局等部门建立“五位一体”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与浦口区应急管理局、环保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清单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浦口区委政法委聚焦经营主体的诉求,整合全区行政资源,当好企业的法治“守门员”。


  ↑浦口区司法局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


    “楼上装修没人管,万一砸了承重墙谁担责”“电动车消防通道没人管,发生火灾怎么办”……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浦口公安分局创新推出“居民议事会”,让政府部门与基层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通过平等对话收集诉求,整合各方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居民议事会已在浦口区5个街道、20个小区累计举办4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1500人,解决群众诉求200余件。


  ↑江浦街道高旺社区围绕“‘一老一小’权益保护”主题开展居民议事会。


    增进民生福祉,重在成效、贵在坚持。浦口大地上,集中走访走出的暖心故事汇聚成一场“大爱接力”,标识出美好生活的幸福高度。


    永宁街道项女士患有血友病的儿子因年满18周岁,身份从“学生儿童”自动变更为“其他居民”,导致报销比例发生变化。浦口区社保中心主动对接南京市医保中心、就读学校,不仅帮孩子恢复了身份,还为他进行异地就医登记。


    桥林街道低保边缘户王大爷的住宅房龄已近30年,屋顶漏雨,墙皮脱落。但因为没有经济来源,77岁的老人无力翻新改造。今年,浦口区城建局将其纳入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计划,工程已于5月完成。


  ↑江浦街道工作人员走访辖区困难残疾人。


  将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在小


  把民生服务落在细处实处


  浦口将继续


  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实困


  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