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在平日“微服务”“小医院”诊治居民“老顽疾”——海淀社区卫生服务从细节入手守护居民健康
测体温、填写预检分诊表,要求病人手机扫健康码,引导……没有显赫耀眼的业绩,每天兢兢业业默默付出。每天,一桩桩、一件件诸如此类的暖心小事在海淀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会上演,点滴之处彰显良好风尚和正能量,正是这样的小举动日复一日不断温暖着每位患者的心,点亮着整个社区的每个角落,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健康,温暖着我们的城市。
为切实开展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位于社区、与居民贴近交流的优势,将暖心的医疗服务送到辖区居民身边,通过一点一滴的暖心付出,切实做到聚人心、暖民心、稳人心、得人心,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护人员“齐动脑” 帮助老人顺利转诊
7月19日是一个极其平凡的门诊日,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莲花站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11点多,一位老年人颤颤巍巍地走进诊疗大厅。
经过正常预检分诊、测体温后,老人来到挂号窗口表明来意,原来老人是想办理转诊手续,需转诊到三甲医院。在给老人办理手续的时候,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的医保卡磁性消失了,导致转诊操作失败,这下急坏了老人。
老人说自己就住莲花本小区,得的是肿瘤,儿女工作忙不便照顾,平日里自己服用的高血压糖尿病药就近在莲花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开,这回是没办法了,要去三甲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好不容易经预约上了今日的号,如果转诊不了的话除了耽误病情不用说,自己即使去了也要全自费,老人显得忧心忡忡。
“阿姨,您先别着急,办法总会有的,请您放心,您先坐下休息会,我给您看看。”莲花站的站长崔静华知情后赶紧安慰老人。
听完崔大夫的话后,老人的情绪有所好转。随后,崔站长把老人的情况告诉了来莲花站修理电脑的中心网管小伙田雨阳,并和田雨阳商量帮助老人申请电子医保二维码。田雨阳听完崔站长的话后,很熟练的帮老人成功的申请了电子医保二维码,随后又帮老人顺利转诊。老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停地向他们道谢。“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的,您要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们,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忙。”崔站长说道。
妙手医生在社区 居民病痛得解决
刘阿姨和于阿姨是表姐妹,是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材城东里站的老病号。7月22日,两人结伴特意来站里为陈大夫送锦旗。记者了解到,服务站的陈大夫从事中医理疗工作10余年,在工作中,陈大夫一直秉承认真的精神,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治疗。
“退休前我是一名售票员,长期久站,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去了大医院诊治,大夫说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等着手术。病情发展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听邻居说在家门口的社区站有位妙手医生,她的病就是陈大夫治好的,让我也来试一试。”
刘阿姨抱着一线希望来求治于建材城东里卫生服务站的陈大夫。陈大夫接诊刘阿姨后耐心问诊、检查,对症施以针灸和按摩治疗。经过十几次的针灸和按摩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逐步消失。
而于阿姨则是髋关节慢性劳损,也是被病魔拖垮了身体,通过表妹的介绍找到陈大夫治疗,效果显著,行动基本恢复如常。两位阿姨不禁感慨道:“多亏了陈大夫的妙手神针呀,陈大夫的精湛医术治愈了折磨我们姐妹多年的顽疾,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们的谢意,只能用一面小小的锦旗聊表心意。”
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紧围绕融·创先锋——“党建与业务深融合,创新协作促发展”开展各项工作。中心建材东里卫生服务站发挥专业优势特色,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备好功课、下足功夫”,有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记者 王艳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