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新农合怎么用?3分钟帮你弄清楚
?
截止到2019年,新农合的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5%。
新农合报销比例越来越高,报销项目越来越多,一年几百元,就覆盖了基本的医疗和大病报销的保障,这对于父母和远游的孩子都是一项福利。
对于新农合大家都很关心,但却又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小保菌和大家说说新农合的相关问题。
No.1
什么是“新农合”?
新农合的全称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相当于社保中的医保。
新农合是在2002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的,为了提高民众的受益水平,这么多年,政策也在不断地优化,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将“新农合”和“城居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看病不再分城市农村,更加平等。
No.2
缴费标准及待遇
我国人口基数大,南北方也存在着经济差异,所以不同地区,实施的缴费标准与福利待遇都是不一样的。
缴费标准
以杭州为例,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设为每人每年1200元和1800元两档,城乡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保。
报销比例
门诊结算办法:
住院医疗个人自费比例:
注:以上数据来自于杭州网
大家可以看出,所属医院级别越高自费的比例也就越高,还有要提醒大家只有去定点医院才能报销哦。
城乡居民医保作为一种社会保险,虽然报销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也能帮我们承担一定的风险,分担一些压力。
保障优势
合并之后,城乡居民的保障待遇比之前优化了不少,政策覆盖面更广、医保待遇更加优惠,给城乡居民的确带来了实惠和便利。
- 范围扩大、报销额度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药品目录扩大,报销比例和报销额度各地区都有所提高;本变卡:原来的新农合医疗本变成社保一卡通,方便了不少;异地报销:异地就医可以报销,解决了移居等问题,让城乡居民医保不白交。
责任免除
国家医保具有可带病投保、保证续保、长期有效等特点,但是有些情况“新农合”也是不能报销的哦:
No.3
异地就医,如何申请?
我国人口流动性很大,比如,老人随子女去了大城市生活、在外地工作、患重病需要去医疗设备更完善的城市治疗等。这个时候要是没有医保,看病可是要花不少钱。
国家为了长期在外地居住或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人提供便利,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的政策实施。
那么小保菌和大家一起看看,异地就医,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异地就医,费用怎么报
大部分地区,异地就医只能报销住院和急诊部分,普通门诊不能报销。
另外异地就医涉及两地医保政策,所以与以往的报销规则也不太一样:
- 报销范围:以就医地的医保目录为准,发生目录内的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费用,才能纳入报销;报销多少: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包括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最高限额等。
总结一下:费用能不能报,看就医地;具体报销比例,看参保地。
举个例子:杭州的李大妈退休后,随着女儿去了北京生活,在北京因为生病,去三级医院治疗,花费医保用药2万元,李大妈在杭州交的是城乡居民医保二档,门诊报销比例是30%,那我们来算一下,最后能报销多少钱。
报销金额=(20000-300)×30%=5910元
哪些人需要异地就医
其实异地就医是十分常见的情况,主要可以归结为这3类:
- 长居外地:退休老人随子女去其他城市生活;工作原因常驻其他城市;异地转诊:得了重病,居住地医疗条件有限,需要转到大城市就医治疗;临时就医:短期出差或旅行,突发急病,去医院就医。
长居外地这部分人想要办理异地就医还是比较容易的,首先先和老家的社保局申请异地就医备案;
备案的时候要选择定点医院,以后在定点医院看病才可以报销。
备案成功后,拿着医保卡去定点医院看病,就可以报销医疗费了。
异地转诊这种情况,需要医院开具证明,证明当地的医疗条件的确无法医治病人疾病,需要转院治疗;
不过这个证明也不是谁都可以开的,若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医疗条件,会加剧大城市的医疗资源供需矛盾。
异地疾病这种情况,可以先自行垫付医疗费,回到所在城市后,按照“有转诊证明”的情况来报销,不过有些城市要求比较严格,这种异地急诊可能需要打电话进行备案,大家可以留意自己所在城市规定政策。
文章的最后,小保菌小保菌还是要再次强调,不管是新农合还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都是国家给我们的医疗福利,必须人手一份,优先配置。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pexels,侵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