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以往,一些家住农村的市民,患个伤风感冒,却舍近求远,直接跑到市区大医院诊治。10月20日零时起,东阳市医保差别化支付保障政策开始执行,这一现象有望得以改变。


  据东阳市卫计局副局长胡小骏介绍,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治疗,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以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一方面可以方便老百姓就近就诊,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患者看病负担,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新秩序,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到2020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


  据介绍,分级诊疗转诊程序应遵循“基层医疗机构→市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市外三级医疗机构”的转诊程序。也就是说,群众看病时就近选择居住地或病发地域所在的镇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由基层医师首诊判断病情,处理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少部分诊断不明确、病情较重或疑难杂症患者需要转二级及以上医院处理,由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诊,并与上级医院做好转诊联系。经市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治疗,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转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从而达到急慢分治、有效有序的双向转诊目标。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急诊科就诊。


  分级诊疗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一是实行各等级医疗机构阶梯式的住院起付标准。对于住院转诊病人,一次治疗过程实行累计起付线政策。二是实行各等级医疗机构多层次的住院报销比例。未经基层转诊、转院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原基础上下降5个百分点。三是对慢性病的报销政策进行调整。未经基层转诊慢性病市级医院报销比例不超过40%。四是提高责任医生有效签约对象的医保报销额度。责任医生有效签约对象在不突破总额的前提下,在责任医生所在医疗机构的门诊报销比例提高5%,经责任医生所在医疗机构转诊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2%。


  作为配套举措之一,东阳市卫计系统强化签约服务工作,除医保政策支持外,东阳市卫计局加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规范诊治培训,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将东阳市属医院常见病、多发病用药目录下延到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患者也可要求签约医疗机构为其配备常用治疗药物,在签约医疗机构享受门诊诊察费减半的优惠服务。东阳市卫计局还联合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从11月1日起,为有效签约患者提供用药服务。总之,有效签约让老百姓多了一个医生朋友。截至18日,全市已完成有效签约592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