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最新表态:绝不投降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当地时间3月6日凌晨通过社交媒体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和平不能意味着乌克兰的投降或崩溃”,这是继2月28日美乌领导人白宫会谈破裂后,乌克兰政府首次系统阐述其和平立场。
此番表态正值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下周召开欧洲防务首脑会议、美乌计划在沙特举行停火谈判之际,折射出乌克兰在战场胶着与外交博弈双重压力下的艰难抉择。
一、冲突背景:多重困境交织的生死局
当前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造成逾40万军民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超6000亿美元。东部顿巴斯地区约70%基础设施损毁,南部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持续交火引发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次警告。
尽管乌克兰获得西方国家累计320亿美元军事援助,但战场仍呈僵持态势——俄军控制着约18%的乌领土,而乌军反攻仅在哈尔科夫方向推进不足50公里。
美国政策转向成为最大变量。特朗普政府2月暂停15亿美元军援,要求乌方在顿巴斯自治权、矿产开发权等问题让步,导致美乌关系降至冰点。
欧洲内部亦现裂痕:波兰等东欧国家坚持军援加码,法德则推动和平倡议,马克龙提出的“欧洲核保护伞”构想更引发北约内部分歧。
二、表态内核:主权底线与战略考量
泽连斯基的强硬立场包含三重深层逻辑:
主权红线不容触碰:声明强调任何和平方案必须确保乌克兰领土完整,直接回击特朗普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方案。乌方数据显示,俄军现占据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4.2万平方公里国土,相当于乌克兰总面积7%。
安全保障机制诉求:乌方要求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安保条约,主张在欧盟框架内构建包含美国、英国在内的“扩员版安全保障体系”。这与马克龙推动的“欧洲自主防务”形成战略呼应。
国内政治生存需要:最新民调显示,泽连斯基支持率已从战初的91%跌至64%,反对派指控其“出卖国家利益”的声浪渐起。此时展现强硬姿态,既是凝聚民心之举,也为应对可能到来的选举压力。
三、国际博弈:多方角力下的和平困局
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日回应称“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强调任何方案须确保俄战略安全。美方则采取“双轨策略”:暂停情报共享施压乌方,同时推动沙特会谈试探停火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白俄罗斯主动提出在明斯克搭建谈判平台,但俄方坚持“去军事化”前提,乌方则要求俄军完全撤出。
欧洲正试图把握战略主动权。马克龙宣布将向乌克兰增派2000人规模的“军事顾问团”,德国承诺提供新一批“豹2”主战坦克,但欧盟内部对是否接纳乌克兰入盟仍存严重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防务首脑会议或将确立“战争长期化”背景下的新援助机制。
四、未来展望:悬崖边的命运抉择
当前战场每天消耗乌方约1.2亿美元军费,而西方援助到位率不足60%。
军事专家预测,若美欧援助持续缩水,乌军现有弹药储备仅能维持4-6个月攻势。与此同时,俄方通过“北溪-2”恢复供气、粮食出口协议续签等经济牌分化欧洲阵营。
结语
在这场关乎国运的豪赌中,泽连斯基的“不投降”誓言既是抗争宣言,也是向国际社会发出的求救信号。
正如基辅街头涂鸦所书:“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背后是深渊,前方是迷雾。”乌克兰的命运,终将由枪炮与谈判桌共同书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