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沃尔玛要求部分中国供应商降价”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再度将跨国零售巨头与供应商之间的微妙关系推至台前。据彭博社3月6日报道,沃尔玛要求包括厨具和服装制造商在内的部分中国供应商,在每轮关税调整中降价10% ,旨在抵消特朗普政府时期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一直以来,沃尔玛凭借庞大的采购规模和广泛的市场覆盖,在全球零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其与超过1.5万家供应商建立合作,每年采购额超90亿美元,占全球采购量70%左右 。长期的合作中,沃尔玛低价采购策略虽为其赢得价格优势,却也不断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如今,在关税压力下要求供应商大幅降价,无疑让本就微薄的利润雪上加霜。


  许多供应商对此反应强烈,直言难以接受。一位厨具供应商透露:“我们利润已经很薄,降价幅度若超过2% - 3%,就会面临亏损,甚至可能被迫降低产品质量来维持生存。”可见,10%的降价要求对供应商而言,近乎难以承受之重。


  从沃尔玛角度看,其旨在维持低价策略,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避免消费者因物价上涨承受更大压力,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稳定增长。但在供应商眼中,这种做法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缺乏公平性。供应商们认为,沃尔玛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应合理分担成本,而非单方面施压。


  此次降价要求引发的矛盾,也凸显出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与复杂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企业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沃尔玛与供应商的谈判陷入僵局,可能导致供应链调整,如部分供应商考虑从越南等其他国家采购零部件,以降低成本。但这也可能引发产品质量不稳定、供应链衔接不畅等问题,最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


  此次事件也给中国供应商敲响警钟。一方面,过度依赖单一零售巨头存在风险,企业需积极拓展市场,降低对特定客户的依赖;另一方面,要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议价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掌握主动权。


  未来,沃尔玛与中国供应商之间的博弈仍将持续。双方唯有寻求共赢之道,共同应对挑战,才能在全球贸易的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这场商业博弈可能给双方乃至整个供应链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