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冲击下,传统燃油车陷入漫漫寒冬。


  近日,福特汽车和马自达汽车分别宣布停产旗下两款曾经风靡全球的家用轿车车型——福特福克斯和马自达6。这两款车型在过去27年里曾引领家用轿车市场,如今却不得不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福特福克斯:从百万销量到停产的沉浮


  福特福克斯自1998年上市以来,一直是欧洲紧凑型轿车市场的标杆。2005年,长安福特在中国投产第二代福克斯,迅速成为中国消费者心中经典的家庭运动轿车。2010年,第二代车型全球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创下辉煌战绩。2016年第三代车型在华国产后,中国市场更是贡献了其全球销量的30%。


  然而,2018年推出的第四代车型成为福克斯命运的转折点。三缸发动机与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组合引发大规模质量投诉,直接导致其北美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5.2%跌至2023年的1.8%。福特欧洲区财报显示,2024年福克斯单车利润率仅为2.3%,远低于F-150猛禽的18.7%。福特CEO吉姆·法利在2024年第四季度电话会议中表示,未来将集中资源开发电动皮卡及高端越野车型。


  马自达6:从"弯道之王"到黯然退场


  马自达6作为曾以"弯道之王"名号风靡中国市场的运动轿车,在历经23年、三代车型更迭后正式退场。数据显示,其日本本土销量从2003年的2.5万辆锐减至2022年的2000辆。在中国市场,2025年1月全系销量同比暴跌28.28%。


  马自达6的困境凸显了技术路线的代际冲突。2002-2015年间,该车型凭借创驰蓝天技术实现年均8%的燃油效率提升,但其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策略与涡轮增压趋势渐行渐远。2023年,马自达6全球销量仅4.2万辆,不足丰田凯美瑞的十分之一。


  马自达转型电动化的尝试同样受阻。2024年推出的纯电车型EZ-6在中国市场首月销量不足500辆。分析人士指出,共享平台策略降低了研发成本,但削弱了品牌辨识度。马自达在电动化进程中尚未找到技术差异化路径。


  传统燃油车时代的落幕


  福特福克斯和马自达6两大经典燃油车型的停产,不仅是两款车型的告别,更是传统燃油车时代落幕的缩影。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技术决策失误、市场格局剧变与电动化浪潮的多重冲击,反映出严峻的行业现实。


  大众ID.3耗时三年才填补高尔夫减产留下的市场缺口,通用汽车砍掉Bolt车型后,电动化进程延迟至少18个月。对于福特和马自达而言,如何平衡品牌资产与转型效率仍是核心命题。


  随着国产电动车品牌的兴起,全球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福特福克斯和马自达6的停产也反映出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国产新能源掌握话语权


  昨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公布了2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合计为138.6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下降22.8%。


  零售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依次是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一汽大众、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和北京奔驰。


  2月份,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49.5%,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在国内零售方面,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0%,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3%,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