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经过

  1.网购乌龙


  河南一名老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看到"29元包邮老年代步车"广告,下单后收到仅巴掌大的包裹,拆开发现是玩具模型车。商家在商品页用极小文字标注"仿真摆件",老人因未仔细阅读而误购。


  2.相似案例频发


  山东一位大叔也在直播间抢购"特价凳子",结果收到仅手掌大小的迷你模型。类似低价误导现象在电商平台屡见不鲜,商家常通过文字游戏诱导消费者。


行业观察

  1.价格与功能严重背离


  正规电动三轮车市场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上,低价商品多为模型或儿童玩具。例如1688平台显示,基础款电动三轮车裸车价约1380元,带电池配置则需1758元以上。


  2.消费者权益保护难题


  律师指出,商家若未显著标注商品属性,可能涉嫌虚假宣传。但老年消费者往往因操作不熟练、信息辨别能力弱,维权难度较大。


专家建议

  网购避坑指南


  ① 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


  ② 仔细阅读商品参数和详情页备注;


  ③ 优先选择有退换货保障的商家;


  ④ 大额消费前通过第三方平台核实信息。


社会呼吁

  监管部门需加强对电商平台商品描述的审核力度,短视频平台应完善老年人网购风险提示机制。消费者需牢记"一分钱一分货",避免因贪便宜落入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