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和税务总局联合其他六部门,发布了国市监注发〔2024〕57号文件,提出了依托企业注销平台,进一步简化企业注销流程的方案。


  1、优化企业注销登记


  2、提供税务注销预检功能


  在注销平台中增加税务注销预检功能,方便纳税人自助查询注销前尚未办结的涉税事宜并及时办理。加强数据共享,税务部门向市场监管部门推送清税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在注销登记前查验电子清税信息,纳税人无需提交纸质清税证明。


  3、完善“照险联办”注销机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注销平台共享的注销登记信息,对不存在欠薪和未结清的社会保险费及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滞纳金,罚款等债权债务情形,不存在正在处理中的社会保险争议的,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4、优化银行账户销户服务


  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时,可同时提交银行账户销户预约申请。


  5、实行公章刻制备案信息同步注销


  公司注销前,


  五个动作让你少交冤枉税!


  企业做税务注销前,一定要注意这5个问题,提前进行规划,避免补税!


  1、注销时,企业欠了老板300万无力偿还,该怎么办?


  有一家公司注册资本30万元,经营期间,老板一直给公司填补资金。注销时,公司已经无力还款,老板也认为公司是自己的,不需要还了。因此,账面上还挂着“其他应付款300万元”“未分配利润-60万元”。


  结果,注销过程中税务局认定,老板放弃债权的300万“其他应付款”,是企业的重组收入,计入到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最终公司补缴了62.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同时由于公司最后的盈余有38万元,比注册资本还要多8万,税务局又让老板补缴了个人所得税1.6万。共计补缴了64.1万的税。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企业就要提前进行筹划。在清算前,老板可以自有流动资金对企业进行增资,注意要在转账的备注中注明“增资”,公司有了资金后再归还老板的借款,这样,企业的实收资本增加了,同时其他应付款也平账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无需缴纳了,可是省了一大笔钱。


  注意,企业一定要有正常的往来流水,不能简单粗暴的做“其他应付款”转为“实收资本”的会计分录


  2、企业还有留抵税额如何处理?


  根据规定,企业注销后,期初存货中尚未抵扣的已征税款,以及留抵税额,税务机关都是不再退还的。


  企业可以将相当于该部分进项税额的货物销售给关联公司,产生销项税,同时能给关联公司开具进项发票,将留抵的税额转嫁给关联公司。


  但是,一定要注意,和关联公司的交易是要有商业理由,真实存在的。虚开发票不可取!


  3、账面上的存货如何处理?


  企业注销,按照清算的规定,账面上的存货应该分配给股东或者销售者,增值税上应该视同销售。


  但是注意,视同销售的价格是存货的市场价格,而不是成本价!


  还有一些公司,注销的时候账实不相符,账面上有存货,但仓库是空的。这种情况,非常可能被税务局认为瞒报收入。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有这种账实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账务处理。注销时发现的,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账或者自行补税!


  如果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需要做进项税转出。


  4、借给老板20万,一直没归还,怎么处理?


  老板自公司借款,一个纳税年度没有归还,也没有用于生产经营的,应该视同分配股息红利,按照20%扣缴个税。


  5、供应商的钱不用归还了,怎么处理?


  这个和借老板的钱不用归还是类似的道理,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综合上文所述,企业注销前,应该重点关注“库存商品”、“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几个科目。


  2024年最新!注销流程图


  针对注销,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注销流程:


  注销全流程图:


  一图看懂注销全流程


  注销所需资料


  注销,5大事项一定要注意


  1、纳税人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2、纳税人申请清税注销前,应当结清应纳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这其中包括需要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注销清算所得也要申报),清算土地增值税,结清出口退(免)税款等。


  3、注销应先税务后工商,被吊销营业执照的,需要在吊销之日起15天以内,申报办理清税注销。


  4、已在税务机关进行了社保登记的,还需要办理注销保险费缴费信息登记。


  5、企业注销后账簿等涉税资料一定要按规定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之前就有会计因为这个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