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走天下”,常熟效率“加”!
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居民服务“一卡通”享……一张覆盖全城的数据网,让广大常熟市民切身感受到常熟智慧城市建设所带来的便捷、舒适和效率。
近年来,常熟持续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数据应用场景,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停车 城市管理更精细
12月19日9:00多,位于方塔街旁的老工人文化宫停车场内已停满了车。“我以前常来老城区送货,停车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现在有了这个停车场真是方便多了,半小时内的话都不用出停车费。”市民高文忠连连称赞道。
停车难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需求之一。2018年底,常熟尝试用科技赋能缓解停车难题,开始布局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江南爱停车,苏州江南爱停车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4年多来,江南爱停车公司依托自身软硬件研发能力和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通过大数据分析,积极探索多场景下的智慧停车管理及服务,助力道路泊位实现“分时段智慧管理”、开放小区实现“封闭化智慧管理”等,以“时间”换取“空间”推动常熟精细化社会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截至9月底,江南爱停车已接入全市537个停车场点,共计12.02万个泊位,平台注册用户为79万人,日活跃用户为15.77万人,日均停车订单达21万笔,基本实现“全城停车一张网、车主停车一个号、支付结算一平台”的智慧停车管理目标,成为江苏省摸索、实践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的典型案例。
“随着越来越多的停车资源接入,形成全市停车数据‘一张网’后,我们通过分析各重点区域停车场出入高峰时段以及周边停车资源饱和度等信息,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江南爱停车城市停车治理研究院高级咨询师金雨婷介绍说。
老工人文化宫停车场就是为了缓解市第一人民医院周边停车资源紧张问题,挖掘区域停车资源建设而成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在停车场周边增设公共自行车等设施,实现了医生、病患车辆分流的目的。
停车数据的应用不止于此。按照《常熟市车辆停放服务收费实施办法》要求,基本常熟市所有路段收费时段均为7:00—21:00,但不同区域的实际停车需求各有差异,统一的收费时段在部分区域并不能满足周边居民停车需求,甚至会导致一些停车资源的空置浪费。
江南爱停车公司通过调研各场景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停车区域的特征,划分出商圈、商业街、菜场、医院、窗口单位五类重点停车场景,并通过停车数据分析,为每个区域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
金雨婷举例道,位于环城东路的市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属于窗口服务单位,通过平台数据分析显示,这里停车的入场高峰为7:00—10:00和13:00—17:00。一旦窗口单位停止开放,其周边路内泊位停放情况就呈现断崖式下降。如果按照原本的21:00开始免费停车,期间将有4个小时既无法服务办事车辆的临停需求,也无法满足周边居民的免费停放需求,造成了车位空置、资源浪费。
“后来我们协助主管单位把这个夜间免费停车时间段调整到了17:45到次日早上8:00,最终达到‘白天快停快走、夜间免费停放’的城区停车管理目标。”金雨婷说。
常熟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强化各类应用场景建设,让城市学会“思考”,积极回应服务群众、城市治理、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数字+民生 “一卡通”居民服务更便捷
“现在都用这张卡,很方便,公交卡不用特地去充值了,而且看病、逛景点、骑公共自行车都可以用。”12月19日9:00多,在锦湖花园公交站点,准备搭乘公交车去菜场买菜的严阿姨熟练地掏出她的第三代社保卡,上车刷卡一气呵成,十分便利。
数据赋能不仅让城市管理更精细,还加速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的发展步伐。
2021年5月,常熟发行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同步启动社保卡、市民卡“两卡合一”,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今年2月,常熟还被省人社厅确定为三家全省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截至目前,本市共发行第三代社保卡近70万张,搭载完成10项居民服务应用。
第三代社保卡卡面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常熟作为“一卡通”全省唯一的县级市试点,创新打造了“居民账户+联网结算”乘车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实现联网模式下搭载爱心卡、高龄卡等特殊优惠卡种,并同步推出乘车码,充分利用联机优势实现卡码融合,打造多渠道的智慧乘车服务。与此同时,常熟还是全省首个公共自行车通过联网模式实现“一卡通”的城市,“一卡通”上线以来累计借车达77万人次。此外,为进一步加强“一卡通”应用数据共享,常熟建立全市首个专题共享数据目录,截至目前累计共享人员基础信息、公交、自行车等数据超1200万条。
“通过创建市居民服务‘一卡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市场化运行平台,不仅为居民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数据支撑,在与各部门实现公共服务应用接口对接后,还陆续整合园林旅游、公交出行、智慧人社等多种服务,搭载至‘常熟一卡通’微信小程序,打造了‘一卡通’服务总入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苏杰介绍说。接下来,市人社信息管理中心将持续拓展“一卡通”跨领域功能建设,扩容智慧社区、智慧场馆等“一卡通用”居民服务范围,继续探索优惠券、消费券等“一卡通”便民消费支付体系。
智慧人社驾驶舱
苏州(常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体验馆
人社业务、医疗卫生、交通出行、政务服务、园林旅游、金融消费、图书借阅、待遇发放……随着一项又一项居民服务功能被载入社保卡,一卡“走天下”的梦想照进了更多常熟人的日常生活。
来源:常熟市融媒体中心;实习编辑:蔚佩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