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再升级!人社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0.7亿
在3月9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宣布,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0.7亿人,覆盖超80%人口,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5亿人和3亿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保规模持续扩大,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
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上一年新增超千万,其中快递、外卖、网约车司机等平台从业人员参保人数突破1000万。这一变化得益于人社部近年来针对灵活就业群体推出的政策创新:取消参保户籍限制,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或户籍地自主选择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300%区间灵活调整,并支持按月、按季或按年缴费。政策实施后,2亿灵活就业者首次获得与企业职工同等的参保选择权。
养老金待遇“双提升”,1.8亿城乡居民直接受益
2025年,我国将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去年基础上每月再增20元,惠及1.8亿老年居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上调,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1.4亿退休人员将直接受益。这一调整预计使城乡居民养老金年收入平均增加240元,叠加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补充保障,多层次养老体系正加速形成。
新业态劳动者迎来“保障升级”
针对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群体,人社部将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试点省份从7个增至17个,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目前,京东、美团等企业已率先响应:京东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美团计划二季度启动社保试点,确保从业者在遭遇工伤、疾病时获得兜底保障。政策与企业联动,让“风雨中的劳动者”不再“裸奔”。
服务优化:社保转移接续更便捷
为适应人口流动趋势,人社部将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实现社保关系跨省转移“无缝衔接”。未来,劳动者无论在何地就业,社保权益均可累计计算,真正实现“不论你在哪里干,社会保险接着算”。
此次参保数据的突破,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民生温度的体现。从传统职工到新业态从业者,从城市到乡村,我国正以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为14亿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这张“民生安全网”将覆盖更多人群,筑牢社会发展的根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