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曹淑华是宝坻区朝霞街道北苑庄村村民,上,有85岁的老公公,下,有1岁多的小孙子。她和老伴是名副其实的“上有老下有小”。自打家里分到了福心家园的新房以后,曹淑华每天感受到的都是天伦之乐。


  “我和老伴,还有儿子小两口原来一起住在5间平房的独门独院里。居住环境不好,尤其到了夏天,苍蝇、蚊子特别多;冬天烧炉子点土暖气采暖,屋里特别冷。”曹淑华跟记者说起过去住平房的经历,“我丈夫兄弟三人,家里还有一位老公公,公公的平房也在这次拆迁改造的范围里。但是公公不想一个人生活,把自己的住房面积均摊给三个儿子,三家都分到了新楼房,老人现在跟着我们家住。平房拆迁以后,我们在周转房里租住了3年,我的小孙子就是那时候出生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


  今年10月份,曹淑华家第一批拿到新房钥匙。新房有120多平方米,儿子家分到的是同一栋楼的一套102平方米的房子。一拿到钥匙,曹淑华就开始张罗着设计新房风格,开始装修。“我们当家的说我‘你怎么总去新房转?’我总想赶紧到自己的大房子里去住。每次一进屋,心里特别敞亮。因为要在新房里住上几十年,所以,我特别看重这个新家。”曹淑华自己设计的新家,用她的话说就是“简约式的风格”。


  朝霞街道北苑庄村有700多户,过去大家是平房里的街坊。现在,这些村民住进高楼里,彼此还是邻居。


  朝霞街道北苑庄村村支书王成宝的电话时常响起,有不少是村民打给他,说房子的事。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解。“我们村里很多家庭都是世代居住在平房里,一开始拆迁,有不少村民想不通,不认可搬迁。我们就入户给村民们一一讲解政策。虽说故土难离,但是政府给村民们提供这么优越的还迁房保障,大家最后都同意搬了。最近是搬家高峰,不少村民新房装修好了,马上就会入住进来。”


  “足金”的还迁房 真正的实惠


  宝坻新城城中村和平房宿舍区搬迁改造从2015年开始,同年9月28日宝坻新城正式启动搬迁工作。到2015年底,根据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宝坻区委、区政府又提出三年计划两年完,到2016年底,仅用1年半时间完成了60个城中村、24片平房宿舍区、3栋旧居民楼,涉及搬迁约3.1万户,7万人的搬迁工作,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


  在宝坻新城搬迁工作顺利展开的同时,高铁及中关村科技新城项目的搬迁工作也先后启动。其中,高铁片区涉及到7个村,搬迁约4200户,1.46万人;中关村一期片区涉及到6个村,搬迁约2218户,0.55万人。已完成73个村、24片国有平房宿舍区、3片旧楼区,约3.7万户,约10万人搬迁工作。


  在还迁房选址时,宝坻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宝坻新城房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吴伯东告诉记者:“针对群众最关心的还迁房地段、房型、质量等热点问题,区委区政府决定还迁房毗邻水系、公园、广场,出行便利、配套齐全。在反复征求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按照设计理念先进、生态时尚、符合居住习惯的要求,把宝坻区最好的地段用于还迁地块。”


  记者走在曹淑华家所在的福心花园还有毗邻潮白河的观潮西园小区里,从房型到绿化均与普通商品房无异。还迁房小区的绿化率达到40%以上,普通商品房容积率是2.0,还迁房的容积率达到了1.6,楼间距合理,采光效果好,这样的还迁小区,打着灯笼都难找。


  吴伯东说,还迁房全部按照中高端商品房住宅区的标准建设,就是要给百姓一个真正舒适的居住环境。“区政府购买服务寻找合作方开展还迁房建设项目,同时依照棚改政策,享受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等,通过这些方式解决还迁房建设用资金的问题。另外,还迁房建设所使用的钢材、管材、门窗等建材都是国内知名建材品牌产品。因此,建设成本比普通商品房一平米高出400元左右。这些成本政府全担下,就是要把实惠留给百姓,高质量推动棚改。”


  不仅如此,宝坻新城棚改项目还有很多实惠真正赋予老百姓。从平房住到现代化的小区里,物业费、供暖费等都是百姓家里新的开销。这些增加的费用,政府早给百姓想到了。


  《宝坻新城房屋搬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搬迁户中所有符合政策规定的家庭成员(集体组织成员),按每人15000元奖励物业基金和每人25000元的取暖基金的标准,设置专户集中管理。钱不直接发放到户,产生的收益用于贴补每户物业费用及取暖费用,以此减少搬入楼房后百姓家里产生的经济负担。


  吴伯东告诉记者:“如此计算下来,每人每年可以拿到2400元的收益补贴。按照人均51平米建筑面积计算,一人一年缴纳物业费和取暖费是2100元左右,有了政府的物业、取暖基金补贴的2400元,居民每年还有剩余。”


  不仅房子上住着省心,百姓自己的养老问题,政府也想到了。《宝坻新城房屋搬迁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被搬迁户中所有符合政策规定的家庭成员(集体组织成员),由政府按照《城镇农民失地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标准,一次性为上述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每人每月可领取1000元养老金,而且逐年提高,确保搬迁群众老有所养。


  说到宝坻新城棚改项目进展如此顺利,还要得益于宝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宝坻区历任区委书记、区长一任接着一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区委书记和区长亲自主持每半月一次的领导小组例会,领导小组成员全员参加,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主管区长常驻房建办,“全天候”指导推动。


  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棚改项目,其复杂程度和挑战性可想而知。吴伯东在棚改一线奋战3年多,他脸上透出的精气神依然非常足,特别有干劲。吴伯东告诉记者,原因就是两个字“顺心”。“我们拆了70多个村,百姓满意率在99%以上。这几年,周末我们几乎没有休息过,基本都在加班。特别是村里动迁那会儿,更需要一气呵成做完。后半夜两三点钟回家的时候常有。虽然动迁工作辛苦,但是领导重视、百姓配合,所以再累,大家都干劲十足。”


  安居就能乐业


  接下来,宝坻新城棚改项目还将按照重点工作安排,督促加快九大还迁片区、高铁片区、中关村片区的还迁楼建设,准备开工建设的还迁小区有46个,其中宝坻新城城中村和平房改造小区35个,老城区还迁小区1个,朝霞街道中关村科技城还迁小区2个,潮阳街道高铁片区8个。目前已摘地并开工的小区有40个:有5个小区已经摘地并正在进行开工准备工作。老城区还迁小区正在进行勘探筹规划,倒排工期。同时,还将确保2018年18个还迁小区在承诺的时间内建成交付。今年,围绕还迁小区建设,还配套建设了26所小学和幼儿园,由宝坻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师资。还迁小区的百姓可以让孩子就近入园入学。


  地秧歌和龙灯是北苑庄村的传统文化。王成宝说,今年,村里买了一套锣鼓,还买了音响,大家都搬进新房,心气更高了,想着把大家组织起来活动活动。


  从新房向窗外望去,曹淑华的眼界似乎放大放远了许多。“我们原来都是村民,家里没有大的进项,要是指着我们自己攒钱买楼房真够呛!”曹淑华告诉记者,现在感觉翻了一回身似的,生活心气高了,图的就是一个生活情趣。再过4年,就可以领取政府发放的养老金了,曹淑华感觉生活越来越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