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养老保险缴满15年就可以“坐等退休”上了热搜。这是让我有点惊讶的,按理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施了快30年,一些基本规则大家应该是知道的,可我发现不少人还是被一些谣言所蛊惑,就比如缴费15年就可以停缴“坐等退休”的说法。


  实际上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讲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满15年只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基本上就是按照当地最低标准领取养老金。想要多领一点钱就得坚持长期缴纳养老保险,让累计缴费年限尽量长一些。


  对于有固定工作单位企业职工而言缴费与否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按照规定企业必须为每一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也就是说不管职工的累计缴费年限是否满了15年单位都要帮其缴费,哪怕有些老职工已经缴纳了40年以上的养老保险也不例外,只要在单位上班且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要缴纳,没有例外可言。


  没有固定单位,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养老保险的人需要进行选择,他们可以在缴纳满15年后停缴,也可以继续缴纳,决定权在自己手里。


  不过,正如前文说过的那样绝不能抱着缴满15年“坐等退休”的错误理念对待养老保险,除非你准备好退休后领取最低标准的养老金。为了让年纪大了以后能多领点钱,建议尽量多积累一些缴费年限。这个问题讲到这里,不过多赘述了。


  在浏览热搜帖子下方网友的留言时我发现了一条热门评论,询问“刚退休没多久人就去世了该怎么办”,言下之意是担心不幸英年早逝会导致白白缴纳了数十年的养老保险。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从经济角度来说用不着担心,你的家属能够领取到上百万元的遗属待遇,具体给大家讲讲是怎么算出来的。


  万一参保人就是那么倒霉,刚到退休年龄还没领到第一个月的养老金就去世了会如何处理呢?他的家属可以获得两大部分收入。


  一是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


  大家每个月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分成两块,从自己工资里扣除的金额进入个人账户,单位帮我们缴纳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前者是可以继承的。


  比如,张三2024年4月年满60岁,非常不幸的是退休后的第二天发生意外去世了。张三没有领过一个月的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累计余额一分钱也没动过,全部作为遗产由家人继承。


  假设张三个人账户里的本金为30万元,这30万元全部给亲属。另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很高,那么多年下来至少积累了10多万元的利息,和30万元本金一起交给亲属。


  二是遗属待遇。


  个人账户有30万元本金意味着企业为张三缴纳了60万元的养老保险,这些钱全部进入统筹账户,不会直接转给张三的家属,但家属能够获得遗属待遇。


  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规定遗属待遇分为两类,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其中,丧葬补助金的发放标准相同,为2个月的去世人员所在省上一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抚恤金的发放标准同样与上一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关,具体发放几个月要看退休人员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已经领取了几年的养老金,范围在9个月至24个月之间。


  张三这样的累计缴费年限超过30年,刚退休就去世,家属可以获得的丧葬费加上抚恤金为26个月的所在省上一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如果张三领了一年养老金去世,那么按照25个月的标准方法;领了两年养老金按照24个月发放,以此类推,最少按照11个月的标准发放。


  各个地区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同,像上海高达7069.5元,河南只有3352.8元,地区差异还是不小的。我们按照全国平均数计算,2023年全国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18.4元,26个月的遗属待遇即为11.23万元。


  个人账户里40多万元的本息加上遗属待遇一共接近60万元。


  因此,不存在退休后刚去世几十年的养老保险白缴纳的情况。


  请注意,上面提到的是最糟糕的情况,做如此极端的假设是为了讲解与社保有关的基本知识。事实上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0岁了,所以正常情况下不要杞人忧天,担心养老保险打了水漂甚至觉得活不到退休的时候。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