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托起“朝夕”美好——“锡心养”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 “微改造”解锁儿童友好新场景
“一老一小”是家事,也是民生大事。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善养、幼有善育”,稳稳托起“朝夕美好”?去年无锡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该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和办理下,这些提案正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线下线上联动 织密居家养老服务网
【提案回顾】
截至2023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量为148.25万,占户籍人口的近三成。面对老龄化的挑战,市政协委员尹虹、陈明联合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其中指出,近年来,我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但作为主要养老方式的居家养老,其服务供给与大多数家庭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相比,尚存不足,建议从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范围、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着手“解题”。
【实地探访】
在新吴区新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有文体活动空间、助餐中心、康复服务站、适老生活体验馆等区域,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读书看报、闲话家常……
家住新安花苑二区的韩老伯是这里的“常客”,他今年92岁,是一位独居老人。“从我家走路到这里只要五六分钟,我基本上天天来,上午量血压、锻炼身体、聊聊天;中午不想回家烧饭就在餐厅吃,一顿只要7块钱,有荤有素;饭后在这里活动活动,到下午四五点再回家。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每天一起说说笑笑,开心得很。”去年,新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驻后,韩老伯等老人在这里还能享受中医理疗等医养服务。
该中心二楼的新吴区“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工单回访:前几天,新安街道的王老伯预约了居家适老化改造,“现在都安装好了,总花费2000多元,政府补贴一半,实惠又方便。”江溪街道的陈阿姨预约了油烟机清洗服务,“打个电话,师傅很快就上门了,清理得很干净,能清清爽爽过新年了。”
【部门回应】
新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养老变“享老”,是“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阶段性成果的缩影。无锡市民政局相关人士介绍,为破解居家养老群体面临的实际难题,全市深入实施“锡心医养”社区居家“332”服务行动,全力推进专业医养康养服务向老年人床边、家边、周边延伸。在服务设施布局上,全市目前已建成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65家,实现了城市街道全覆盖,并配置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100余个,就近、就便满足老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助浴助餐等多元需求。建成助餐中心157家、社区(村)助餐服务设施689处,构建“街道(镇)区域性助餐中心+社区(村)助餐点+送餐上门”三级服务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高龄、失能等17类特定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特定内容、特定工时的上门服务。
在夯实传统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无锡持续打造养老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场景。去年2月底,全国首个为老医养服务呼叫中心——无锡市“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上线,为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援助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申请、家庭病床建床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申请等政府保障性服务以及陪同就诊、康复理疗和辅具租售等社会化服务。平台综合开发医养地图数字生活场景,整合各类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助餐中心、助餐点,方便老人查找附近设施。下一阶段,无锡市民政局将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拓展养老服务外延,不断擦亮“锡心养老”城市养老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锡城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立足一米视角 儿童友好成城市底色
【提案回顾】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生活质量。如何进一步打造更加安全、健康、和谐、包容的儿童友好城市?民革无锡市委提出了《关于优化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建议》,其中指出,要打造社区儿童服务网络,加快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提高场所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依托口袋公园、社区公共绿地等空间,打造社区儿童“五育空间”。
【实地探访】
近日,长广溪湿地公园迎来了一支儿童观鸟团,孩子们拿着望远镜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各种鸟类,一旁的讲解员向他们讲解鸟儿的名称、习性等知识。
这群孩子来自经开区太湖街道玖玖城社区,眼前这一幕是社区和居民共同为孩子们打造的“自然阅读”课的场景。“这周走进自然‘观鸟’,下周回到社区‘读鸟’,我们将通过一系列书本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让孩子们掌握更好的表达能力。”玖玖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周燕燕介绍,起初,社区里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渴望共同阅读,却没有合适的场地。得知这一消息后,社区专门为他们打造了一片阅读空间,伴读社团也应运而生。社团成立后,由专业老师开设多元化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不断接受文化熏陶。随着伴读社团运营日渐成熟,社区以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导向,推动成立了多个趣缘型青少年社团,全年组织开展手工、趣味农耕、科技等主题活动109场。
社区在硬件设施上也下足了功夫。走进玖玖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随处可见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的专属空间——户外,有让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共享花园”和一米视角搭建的24小时阅读亭;室内,群众办事窗口旁,设有儿童等候区,还有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桌椅。社区里的钟书房藏书上万册,设有绘本区、自习区、活动区、书画区、手工区等特色场地,还有国家级大师入驻开设的“工作室”,定制“青少年文化活动菜单”,供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自主选择。
【部门回应】
从玖玖城社区的实践中,可以“窥见”全市对于儿童友好的全面关注与积极行动。无锡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无锡全力打造具有无锡特色、时代温度的儿童友好城市新样板。
聚焦打造触手可及的儿童友好生活场景,无锡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连续三年将儿童友好试点社区和学径示范段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精心打造一米菜园、美育长廊、儿童观察团、游戏围墙等社区育人空间,建成滨湖稻香片区城市更新适儿化改造、清名桥街道古运苑社区儿童友好游园改造等多类型儿童友好微改造项目,以“小改造”解锁更多儿童友好的新场景。截至去年底,全市先后建设儿童友好试点社区62个、儿童友好学径示范段10条、校门口家长“幸福空间”394个、儿童友好药店160家、校园定制公交线路72条,以提升空间设施的“硬实力”换取儿童生活中的“小幸福”。
儿童出现频率较高的城市郊野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广场等,也进行了适儿化改造。近4年来,先后建成大溪港湿地公园、太湖广场、运河艺术公园、金匮公园、伯渎河桃气堡儿童乐园等40余个儿童友好主题提升项目,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来源:江南晚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