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疗保障重点工作和重大改革任务全力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新


  医疗保障,关乎民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工伤保险、失业保险、长期照护险提质扩面等,引发广泛关注。出席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新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市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将聚焦医疗保障重点工作和重大改革任务,全力推进我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建新介绍,2020年,市医疗保障局将按照“4233”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打击欺诈骗保、医保扶贫攻坚、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四个专项行动,加快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DRG付费方式改革两项工作落地见效,做到“三个巩固提高”:巩固提高待遇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成果;“三个越来越好”:进一步开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深京津冀医疗保障一体化进程,加强全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和素质建设。


  李建新表示,2020年该局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药品集中采购成果,让“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在唐山稳步实现,落地生根。该局充分发挥职能,降药价、促医改、保民生,解决百姓“看病贵”痼疾,提出四个“确保”工作要求,即:确保落实省医保局“优质高效、准时落地”的工作任务;确保百姓用药“质优、价廉、安全”的工作目标;确保实现“优生态,促改革、保发展”的工作方向;确保实现“四医联动”改革持续深化的工作实效。今年的药品集中采购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高质量完成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工作。该局在延续第一批“4+7”25个药品落地工作主要思路、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按照“四个确保”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第二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具体落实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为进一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该局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药品配送企业行为规范和信用评价规则”“周转金拨付操作规范流程”“定点药店参与集中采购工作申报要求”等措施,实现了配送“及时、安全、优质”。目前,全市342家医疗机构全面落实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价格,32种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低72.81%,最高降低96.63%,百姓常用药降价明显,如阿卡波糖价格降低了81.26%、格列美脲片价格降低了95.73%,预计全年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4627.22万元。


  持续做好“两病”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工作是继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后的又一项重大举措。省医保局“两病”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现了三个“首创”。该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医保局工作部署,汲取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全市86万“两病”患者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市认定医院271家,认定医生1134人,认定患者10479人。医保基金3085.62万元已申请到位,随着三方协议的签订完成即刻拨付。“两病”政策的落实、药品价格的大幅降低、开药程序的简化,使惠民政策深入民心。


  积极发挥“三明药品集采联盟”作用。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我市积极加入“三明联盟”,通过充分发挥联盟集中采购的优势,7种临床常用药品的中选结果达到总体预期,切实保障了临床合理用药需求。随着“三明联盟”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开展,6月1日零时起,我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及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全面落实7种中选药品带量采购结果,药价回归相对合理的区间,使医改红利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据统计,我市“三明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年采购量约为211.06万(片/支/袋),与我市医疗机构在用仿制药采购价格相比,单品种价格最大降幅91.63%,总体平均降幅69.52%。按全市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节约药品费用1243.19万元。以中选药品注射用兰索拉唑为例,该药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常用药物,联盟城市采购均价46.35元,最高达80.38元,中选价格不到以往采购价格的十分之一。


  李建新表示:“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已经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节点上,肩负着党委、政府赋予的光荣使命和唐山人民的殷切期望。全市各级医疗保障系统将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奋力谱写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