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成“提款机”成都医院与药房,药处方牵出千万灰色链条
---
文章正文
3月29日,央视一则调查报道引爆全网: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涉嫌通过虚假处方套取医保基金,患者高价购药后竟能“6折转卖”套现!事件曝光仅24小时,四川省多部门联合行动,暂停该院医保拨付,12名医师被立案调查。这场“医保取现”的猫腻,不仅暴露了互联网诊疗的监管漏洞,更让老百姓的“救命钱”成了某些人的“唐僧肉”。
---
事件核心——从远程处方到医保套现的灰色操作
央视记者暗访发现,参保人通过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购买高价处方药(如人血白蛋白),再以6折转卖给“收药人”套现。而成都这家互联网医院为交易提供了“合法外衣”——外省注册医师仅凭图文问诊,就为购药者批量开具处方。调查组核查1000余张处方中,12张存在超量开具问题,单张金额近万元。更讽刺的是,涉事医师资质齐全,远程诊疗流程“表面合规”,暴露出线上医疗监管的致命盲区。
---
监管重拳——四川“驾照式记分”新政如何堵漏洞?
此次事件恰逢四川医保监管新政落地:3月26日起,对定点医疗机构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年度记满12分者直接终止医保支付资格。例如,涉事医师若被认定“开具虚假处方”,可能面临最高12分处罚,这意味着他们开出的药费医保将不再报销。新政将监管从机构细化到个人,如同给医保基金加了“防盗锁”。网友热议:“早该这样!让蛀虫无处可藏!”
---
行业警示——互联网医院成监管新战场
调查显示,该医院与某科技公司合作运营,备案医师超2100名,但处方审核形同虚设——药店甚至能反向“定制”处方需求。更令人担忧的是,同一患者将12盒药拆分成3单结算,疑似利用系统漏洞规避监控。目前,医院诊疗数据已被固定,防止篡改。专家指出:“互联网+医疗本为便民,若沦为套现工具,必须从资质备案、处方流转、数据追踪三方面强化技术监管。”
---
深层影响——谁在透支14亿人的“健康储蓄”?
2024年,涉事药店的白蛋白销量激增6倍,全年半数销售额来自这两种高价药。医保部门警告:“回流药”可能被篡改有效期后流入黑市,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近年追回医保基金超800亿元,但隐蔽的线上违规更难查处。有网友痛心留言:“这是拿大家的保命钱养肥黑产业链!”
---
结尾
“医保基金是全民的健康防线,一次违规开药,可能让千万人的救命钱缩水!你支持‘驾照式记分’严惩违规医师吗?遇到过药店诱导医保套现吗?欢迎分享经历,你的声音能让监管更精准!”
--
#医保驾照# #互联网医疗#?#医保基金#
#医疗产业链# #医疗安全#? #起底“医保取现”收药套路#?
#成都涉嫌医保取现医院被暂停医保拨付#??
#医保驾照式监管# #互联网医疗乱象#
---
真实性保障声明
本文所有事件细节均援引自央视新闻、四川省卫健委官方通报及公开政策文件,关键数据标注来源,拒绝主观推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