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规落地!国家医保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7月1日起,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扫码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结算。若未扫码或重复扫码,医保基金将直接拒付!这一政策将彻底改变购药流程,关乎每一位参保人的用药安全和医保权益!


  一、新规核心要点:扫码才能报销,无码药将入“黑名单”


  1. 实施时间表


  2025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机构销售药品必须扫码上传追溯码,否则无法通过医保结算;此前已采购的无码药品暂可结算,但需纳入“无码库”管理。


  2026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医药机构(含非医保定点)必须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彻底杜绝“漏网之鱼”。


  2. 追溯码:药品的“唯一身份证”


  - 每盒药品的追溯码具有唯一性,若同一码被多次扫码,系统将自动预警,可能涉及假药、回流药或非法串换销售。


  - 零售药店需在购药小票上显示追溯码信息,方便消费者查验。


  3. 例外情况


  -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院内制剂、拆零药品及零散注射针剂等暂不强制要求带码。


  二、为何必须扫码?三大安全防线筑牢


  1. 堵住医保基金漏洞


  通过追溯码,医保部门可精准监控药品流向,打击“一药多卖”“串换药品”等骗保行为。例如,若某盒降压药被多次扫码结算,系统将自动拦截并追责。


  2. 保障用药安全


  消费者扫码可快速查询药品生产、流通全流程信息。若发现追溯码异常(如多次销售记录),可立即向销售机构索赔或举报。


  3. 推动药价透明化


  追溯码将应用于医保目录谈判、集中带量采购等环节,从源头规范药品定价,挤压虚高药价空间。


  三、两步自查!买药后务必验码


  国家医保局已开通官方查询渠道,购药后可通过以下方式验明正身:


  1. 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医保服务→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2. 选择“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扫描药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


  查询结果说明:


  - 未查询到销售信息:可能为未上传数据的违规销售,需索要来源凭证;


  - 1次销售记录:来源合法,可放心使用;


  - 多次销售记录:涉嫌非法倒卖,立即投诉索赔。


  四、新规影响深远:这些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 药店:需升级系统,确保扫码设备全覆盖,小票打印追溯码;


  - 药企:必须对药品各级包装赋码,确保唯一性和准确性;


  - 消费者:购药时主动扫码验码,成为医保基金安全的“监督员”。


  五、特别提醒


  - 非官方App扫码无效!部分第三方软件可能显示不完整信息,需通过国家医保平台查询。


  - 发现异常立即举报!拨打12393医保服务热线或向当地监管部门反映,共同维护用药安全。


  药品追溯码新规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医保监管迈入“一码溯源”时代。从7月1日起,买药扫码不仅是流程变化,更是守护健康与钱包的关键防线!赶紧转发提醒家人朋友,避免因“无码”无法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