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医保资金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昆明市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基本完成升级 熊明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飞
医保并非“唐僧肉”,不是谁都能“啃一口”。在“看病贵”难题面前,医保堪为一项极为便民惠民的制度设计。当前,对于参加医保的人们而言,看病住院的大头都可以由医保来按比例报销,个人只需要承担自费部分。便民惠民的医保制度大大地减轻了老百姓的看病负担,其维持运行也需要国家大量财政资金支持。
国家投入的医保“救命钱”,必须用到实处。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钱的地方就有“心思”。对于医保这样的“救命钱”,一些人就滋生出这样那样的心思。比如说,有人拿着医保卡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更有人不惜开“鸳鸯处方”套取医保资金。如此这般挖空心思做文章,以至于还有不少人们慨叹医保资金养肥了一些“黑心企业”。云南追回6000余万医保资金,就很值得我们深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于骗取医保资金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惩处。事实上,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也一直都在进行,但违规行为频被爆出也足以凸显工作仍然存在着短板。从查处情况来看,既有违规定点医疗机构,也有违规定点零售药店,还有违规参保人员。参保、看病、售药“一个都不少”,这在凸显专项行动成绩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守护医保资金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那么,要如何堵塞漏洞才能确保医保资金用在关键处?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一方面需要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避免“九龙治水而水不治”局面,通过协同治理打击骗保行为,并对该发现问题而没发现的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科技力量,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地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让骗取医保资金行为无处可藏。
看好百姓救命钱,还可以借鉴“老赖黑名单”做法。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有必要为医保链条上各主体设立诚信档案。比如将违规定点医疗机构、违规定点零售药店、违规参保人员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让其在出行、教育、银行贷款等方面予以适当限制。让骗保者处处受限,能够更好地看好百姓救命钱。
千言万语一句话,医保资金是百姓的救命钱,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绝不该沦为人人都想啃一口的“唐僧肉”。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必须严厉打击骗保行为,扎紧监管篱笆,把医保资金的每一分钱都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当然,每个参保人也都应自觉守护“救命钱”,推动形成“不能骗”、“不敢骗”的氛围,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骗保行为,避免医保资金沦为“唐僧肉”。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