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医疗保障局坚持把能力作风建设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向群众最关切的医保问题聚焦发力,以更实的作风、更新的举措,推进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聚焦 落实落靠医保惠民政策


  加强对民生领域改革的研究,出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推动好的医保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佳木斯市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员全部纳入医保范围,重度残疾人员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代缴,并列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除了重度残疾人员医疗保障的后顾之忧。会同市120急救中心共同研究具体措施,将120院前急救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进一步扩大医保受益面。深入开展“延长慢性病处方时限、预约用药”服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4种慢性病可一次性开具2周到12周长处方,满足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已有4837人次享受预约购药服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DIP付费方式改革国家级试点,今年初,全市符合条件的161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DIP实际付费,参保群众平均住院天数和次均费用均明显下降。


  靶向发力 有效提高便民服务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新矛盾、回应新期盼,推动广大群众就医更便捷。优化异地就医备案和结算服务,完善异地居住备案人员“两城一家”服务,将异地就医结算纳入“跨省能办”“全省通办”事项,为在佳木斯市参保的军队相关人员、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提供医疗保障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绿色通道”专属服务。将癌症、透析、异体器官移植等15种慢性病下沉到定点医院认定,开通认定“直通车”业务,随来随办,即时办结,保障群众及时享受慢性病待遇,剩余16种门诊慢性病也将于7月底下沉到各定点医院认定。加快推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减轻参保患者垫付医药费负担。目前,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已经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家测试验证。


  突出重点 持续提升经办管理水平


  紧扣保障和改善民生目标,全面优化经办流程,推动提升服务效能。开通“12393医保服务热线”,设置了10个坐席号,与市“12345”热线双号并行,限时办结,从工单受理、业务办理到结果反馈实现闭环处理。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升级改造“好差评”评价设备,在服务窗口显著位置张贴悬挂“中国医疗保障”“CHS”“中国医保 一生守候”等标准化标识。推动落实省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全市实现了经办服务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服务标准的“六统一”。目前,市县两级经办机构均实现“综合柜员制”和“一窗通办”,3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办范围,16项实现零跑腿,14项实现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