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西人看病报销的方式将有重大变革。一种以病案信息编写为基础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方式,将取代“做一个检查和治疗按价格报销一定比例”的看病报销方式,成为未来医保支付主流。根据计划,2020年全区三级定点医院将实行DRG付费。


  选手们借助厚厚的工具书在紧张答题中。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冬莲/摄


  7月31日, 2020年广西病案信息(医保DRG付费)编写竞赛决赛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区14个市的19支队伍逐鹿赛场。赛事由治区医疗保障局、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主办,决赛特别邀请了北京的专家命题。


  比赛中,选手需完成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病案首页质控与首页信息检索、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操作的选择三类赛题。这些领域,正是医保DRG付费系统运转的基础。最终,南宁市代表队一队获得团体一等奖;南宁市代表队的选手王君旋、彭淑贤成绩突出,将获授予“广西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当前,我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看病住院主要是按项目,由医保基金以一定比例来报销。这就会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


  医保DRG付费颠覆了上述模式。它以出院患者的住院病案信息为依据,综合患者的主要疾病诊断和主要治疗方式等情况,按组打包确定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这将有效控制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


  自治区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吴学武介绍,DRG不仅能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还可以对不同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技术水平、服务效率、医疗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我区柳州市、梧州市已经在试点医保DRG付费改革。


  其中,柳州市参保人员住院费用个人负担由改革前的24.82%下降至19.84%;全市90%的定点医疗机构获得了医保节余留用资金,并用于医务人员绩效分配;医保基金也实现收支平稳,略有节余。


  根据安排,2020年全区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将实行DRG付费,2021年逐步覆盖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一级定点医疗机构。


  知多点


  何为医保DRG付费


  据自治区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吴学武介绍,医保DRG付费,即按组打包确定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DRG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集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考核、医院评价于一体的质量管理工具。


  比如眼科的白内障手术,某一年某市所有定点医院治疗单纯性白内障手术病例的平均每例费用是900元。这一年,该市所有定点医院所有住院病例的平均每例费用是1000元。那么,单纯性白内障手术的权重就是900/1000=0.9。如果医保基金给每1个权重的钱是1000元,那么医院每为参保人做一例单纯性白内障手术,医保基金就给医院0.9*1000=900元。


  遇到有并发症时,“白内障手术+某某并发症”的病例又被列入另外一个DRG组里,会得到一个分值更大些的权重,从医保基金中得到的钱就更多。像心脏支架手术、胃切除手术等治疗难度大的疾病,通过计算得到的权重会更大。以上只是简单化地举例,实际的计算将会更精细。


  医保DRG付费还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质量和医疗费用。比如上述单纯性白内障手术权重是0.9,医保基金支付900元。某医院做该手术花了1000元成本,超出的100元要自己掏钱;如果只花了800元,医院就赚了100元。这样,医院就有动力去改变原来摊大饼开大处方多花钱的做法。医院、医生、患者都能获利,医保基金也避免了浪费,从而把钱花在刀刃上。


  自治区医保和卫生健康部门,将会对医院、医生进行监督和管理,让医院和医生专心看好病、将精力放在提高医疗质量上。医生的劳动价值,也能通过DRG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