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15块钱。来,看摄像头。”12月25日,在黄梅县杉木乡梅山林村卫生室,村医陈文春指导村民梅超志利用医保“刷脸”结算设备支付药费。


  “滴——”一声,药费支付成功了。“年纪大了,经常找不到医保卡,手机医保码也不太会用,这下好了,刷下脸就进行了医保报销,真方便!”完成医保“刷脸”支付之后,梅超志伸出大拇指点赞。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购药,有效提升医保信息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黄梅县医疗保障局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在全省率先推行医保“刷脸”支付服务,12月初为县内20家定点医疗机构,23家定点药店和4家村卫生室配备和开通医保结算“刷脸”支付服务。目前,全县540余台“刷脸”支付设备正陆续投入使用,黄梅县医保服务从“卡”时代正式进入“刷脸”结算服务时代。


  据悉,医保“刷脸”支付推进项目,是湖北省医保局为推进医保业务下沉,构建县、乡(镇)、村(社区)医保服务三级联通服务网络,免费配置到县、乡(镇)、村(社区)所有的基层医保服务网点。


  “在今年7月份,我们就在4个乡镇开启了试点,组织精干力量对操作员进行培训,宣讲医保政策。”黄梅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梅宏平介绍,实施“刷脸”支付时,参保人无需带证带卡带手机,只要通过配备的“医保刷脸支付”终端应用设备,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面对设备屏幕进行操作,“刷脸”即可实现医保报销。


  据了解,医保“刷脸”支付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的安全核验技术,所有服务终端设备均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认证,采用专用网络进行信息加密、传输、使用,能有效杜绝数据泄露风险,防止冒名就医、盗刷、套刷医保卡等违法违规行为。


  “医保刷脸支付的结算模式,既可以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又可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参保人员安全、便捷、高效的医保结算服务需求,切实解决医保卡遗失、过期失效、忘记密码,部分老年群体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等各种影响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医保结算的问题。”黄梅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李玮说。下一步,黄梅县将持续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码)“扫码”与“刷脸”相结合的结算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吴吉佳、周政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