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实现跨省"全家共享"

   2025年3月17日,国家医保局宣布,全国已有17个省份的146个统筹区正式开通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服务。即日起,职工医保参保人可将个人账户余额用于异地近亲属的医疗支出,覆盖人群超2.4亿,被群众称为"最暖家庭互助政策"。


什么是医保账户跨省共济?

   此前,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仅限本省家庭共济使用。新政实施后,参保职工只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绑定父母、配偶、子女信息,其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即可跨省支付两类费用: 代缴城乡居民医保费用:例如为在外省的子女缴纳居民医保; 报销异地医疗自费部分:如为父母支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费用,或在定点药店购药。


  以实际案例为例,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其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为湖北老家的父母支付高血压药品费用,或为在江苏上学的孩子缴纳居民医保。


首批落地省份服务升级

  广东、江苏、浙江等先行地区已开通全流程线上办理。在广州务工的李女士通过"粤医保"小程序,仅用3分钟便完成母亲(河北参保)的账户绑定,成功为其结算了白内障手术的500元自费部分。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新政实施首周已完成跨省共济交易12.6万笔,单笔最高支付额达1.2万元。同步上线的"消费记录实时查询"功能,可精确显示资金流向,防范盗刷风险。


专家:破解"资金沉睡"与"看病垫资"双难题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峰指出,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年均沉淀资金超3000亿元,跨省共济既盘活了闲置资金,又缓解了异地就医垫资压力。据测算,新政每年可为跨省家庭减轻医疗负担约180亿元。


跨省共济使用指南

   用户需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入"亲情账户"绑定家人信息,选择"共济缴费"或"共济支付"功能,扫描医院/药店结算单二维码即可完成代付。目前支持电子凭证结算的定点机构均可使用。


  国家医保局表示,预计2025年底前将覆盖所有省份,并探索将生育检查、疫苗接种等纳入共济范围,进一步扩大惠民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