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标准差异导致的退休待遇基础不同
一档医保:在职时,一档医保缴费以本人月工资总额 8.2% 的标准按月缴费,其中用人单位缴交 6.2%,个人缴交 2%。由于缴费基数通常与工资挂钩,且缴费比例相对较高,所以进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较多,为退休后的医疗保障积累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二档医保:在职时,二档医保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0.8% 按月缴费,其中用人单位缴交 0.6%,个人缴交 0.2%。缴费基数为全市统一标准,且缴费比例较低,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相对较少。个人账户待遇不同
一档医保:退休后,一档医保参保人有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余额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还可用于支付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费用等。二档医保:退休后,二档医保参保人没有个人账户,门诊就医主要通过门诊统筹基金按规定报销,在药店买药等无法使用个人账户支付。门诊待遇不同
一档医保:参保人在市内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费用先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足支付的,在医疗保险年度内(当年 7 月 1 日至次年 6 月 30 日),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费用,在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5% 以内的,由本人自付;超过部分,由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或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可以在市内任意一家定点医疗机构选择绑定社康中心,也可以直接去大医院看门诊。二档医保:门诊费用主要通过门诊统筹基金报销。在选定社康中心就医,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的,分别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按 80% 和 60% 的比例支付;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单项诊疗项目或医用材料的,由社区门诊统筹基金支付 90%,但最高支付金额不超过 120 元。就医需先绑定社康中心,需要转诊的,由绑定的社康中心转诊到上级医院。住院待遇不同
一档医保: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和地方补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高,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可达 95% 或更高。且就医范围较广,可在市内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二档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与一档医保相差不大,但在就医医院选择上相对受限。一般需要先在绑定的社康中心就医,经转诊后才能到上级医院住院。不过,在市外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规定办理转诊或备案手续的,也可享受相应的报销待遇。体检待遇不同
一档医保:退休人员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余额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等。二档医保:目前没有明确的退休后体检相关待遇政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