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全面帮扶之后,不少乳腺癌患者在广州确诊之后都愿意回到肇庆接受后续的化疗、随访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清不无欣慰地表示。


  从去年7月开始,广东省推进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计划到2025年,因恶性肿瘤化学治疗跨地市异地住院患者比例下降10%以上。


  12月4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肇庆市召开全省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工作推进会,举行第二批7家合作医院与6家牵头医院、优势医院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医院已覆盖全省除广州以外的20个地市。


  上下联动搭建三级肿瘤防治网络


  2023年7月,省卫生健康委印发行动方案,启动实施广东省肿瘤资源下沉行动。明确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牵头医院,协同各省级优势医院、地市级合作医院,开展肿瘤三级防治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医疗资源下沉实施路径探索、信息化助力、诊疗质量控制、药物供应保障等5大工作任务。


  通过上下联动,搭建省、市、县(市、区)三级肿瘤防治网络,使肿瘤患者能不出市、不出县就能享受优质的肿瘤诊疗服务。


  方案提出,计划到2025年,因恶性肿瘤化学治疗跨地市异地住院患者比例下降10%以上,牵头医院和优势医院与合作医院共建的相关病种肿瘤诊疗合作中心覆盖广州以外的20个地市,下沉行动为合作医院培养进修的医务人员不少于300名。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清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就医习惯使然,当地恶性肿瘤患者此前喜欢前往广州就医,连普通放疗、化疗,也更愿意去广州。


  2023年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开展后,类似情况得到有效改观。“肿瘤患者在肇庆就能接受到同样高水准的后续治疗,就医便利度得到提升。”


  12家医院已设立日间化疗中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结对参与“下沉行动”,积极推进肇庆市一院的肿瘤专科同质化建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姚和瑞告诉南都记者,医院的专家团队领衔,每月至少一次前往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帮扶,以门诊坐诊、查房带教、MDT、手术示教等方式推动合作医院肿瘤专科学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下沉行动以来,持续推进了名医工作室科研项目:乳腺癌全程管理在区域医疗中的应用。门诊病房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管理进一步细化。乳腺中心门诊量同比增长10%,手术量保持160台/月,乳腺癌保乳率基本达到20%的目标,临床路径率为90%以上。


  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以来,类似的结对参与行动组合有13对。项目实施一年多来,第一批合作医院积极推进“6个建立”,其中12家设立了日间化疗中心,12家实现了抗肿瘤药物衔接,建立了23个合作诊疗中心、35个化疗亚专业协作组、20个肿瘤护理亚专业组、22个恶性肿瘤临床试验分中心。有效降低了肿瘤患者的异地住院比例,让肿瘤患者在本地就近手术和治疗,逐步实现肿瘤专科在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会议强调,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主动探索完善从省到市到县甚至延伸到镇街乡村的肿瘤早筛早诊网络。


  肿瘤患者可以获得哪些便利服务?


  便利一:


  不出市域可共享省级优质医疗资源


  合作医院可通过远程会诊、线上MDT(多学科会诊)、专家门诊等多种形式,为肿瘤患者提供省级优势医院线上指导或线下诊疗服务;通过省肿瘤专科质量控制中心的质控工作及合作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省级优势医院进修学习,持续提升合作医院的肿瘤专科团队专业技术能力,使合作医院可提供与省级优势医院同质的肿瘤诊疗服务,确保患者在家门口看病省心更安心。


  便利二:


  转诊有绿色通道,不耽误病情救治


  合作医院与省级优势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协作机制,可通过绿色通道预约省级优势医院肿瘤专科号源,及时转诊避免贻误病情。经省级优势医院诊治病情平稳者,可转诊回合作医院完善后续治疗和跟踪随访。


  便利三:


  省级专家指导,就近化疗更省心


  合作医院建设规范的化疗中心,由省级优势医院进行指导,保证化疗方案实施的连续性、同质量,肿瘤患者化疗无需频繁跨市奔波就诊。在合作医院使用当地医保,报销比例较外市就诊高,既节约人力又减少花费。


  便利四:


  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省级优势医院与合作医院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可进行共享互认,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情况。合作医院与省级优势医院合作建立肿瘤临床试验分中心,搭建肿瘤临床试验和基础科研协作平台,在合作医院诊疗、符合条件的肿瘤患者可自愿选择参与省级优势医院开展的肿瘤疾病相关临床试验项目,实现无缝对接。


  当前,全省已确定两批10家牵头医院、优势医院与20家合作医院签约、结对子。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粤卫信 图片由腾讯元宝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