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某科技公司以"零手续费提取公积金购车"为噱头吸引客户,被住建部门开出83万元罚单。这场风波将"公积金能否买车"的争议再次推向风口浪尖。住建部《全国住房公积金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全年住房公积金提取额达2.47万亿元,其中住房消费占比86.3%,非住房类提取暗流涌动。


  法律红线不可触碰。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公积金专项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分析:"目前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无任何地区将购车纳入公积金合法使用范围,违规套取可能构成骗贷。"


  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记者暗访发现,部分中介通过伪造租房合同、虚假购房网签等手段违规操作,收取10%-15%服务费。深圳龙岗区某汽车4S店销售人员坦言:"曾有客户用套取的公积金支付首付,后被追缴导致车辆被查封。"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23年涉及公积金违规提取的判例达217件,较三年前增长135%。


  政策弹性空间引关注。尽管购车不被允许,但住房关联消费存在操作可能。上海某车企推出的"以租代购"模式,允许消费者使用公积金支付车辆长期租赁费用。对此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明确回应:"租赁合同需经房管部门备案,汽车租赁不在合规范畴。"


  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升级。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已实现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联网,2023年拦截异常提取申请超12万笔。广州、成都等地试点应用区块链技术,要求租房提取必须匹配实际水电缴费记录。


  合法使用渠道正在拓宽。除传统购房、租房外,重庆、杭州等18个城市允许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海南将重大疾病治疗纳入提取范围。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强调:"2024年重点打击非法中介,建议缴存人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等官方渠道办理业务。"


  专家提醒:公积金本质是住房保障基金,违规套取不仅要全额退还,还会影响未来房贷额度,严重者将承担刑事责任。对于网上流传的"购车提现攻略",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守护好"住房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