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民医保,共有“1坏2好”3个变化,另有3类人不交也能享受
9月对于农民来说是比较艰难的一个月,先是家里学生开学要准备学费、书本费,大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块钱就没了。然后又到了农民要交医保的时候了,随着名称由新农合改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又增长了,一人320元,一家5口又是1600元。最后这马上就要到秋收秋种的季节了,需要准备钱请人收玉米、收花生,还要请人种小麦,另外麦种、化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9月“必须”支付出去的三项费用中,农民医保是争议最大的,因为大家都感觉一个普通感冒在村里诊所只需要花几十块钱买几种药,用不了一个星期就好了,可如果抱着能报销的想法进了医院,一通检查,再加上几天吊瓶,没有上千块钱肯定是走不出医院门的,虽然有70%以上的报销,但核算下来依然还是比村里诊所的花费高,而且还要年年交,不交就无法享受福利,很多农民就有了断缴的想法。
据我了解,我们村300多户中有接近十分之一没有缴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民收入不高,每年保费却在上涨,农民不堪重负只能断缴。近期网络上一则“关于取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负担部分的建议”回复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不过现在农民依然还有自己承担的那一部分,短时间来看取消个人部分困难还是很大的。
当下,已经进入2022年农民医保的缴费阶段,而今年的农民医保迎来了“1坏2好”3个变化,农民有必要了解下:
1坏:那就是农民医保的费用又涨价了,为什么说“又”呢?因为从新农合面世以来,其价格一直在涨,从开始的10元/人,已经涨到了现在的320元/人,今年相比去年增加了40元/人。虽然财政补贴方面也增加了30元,达到了580元/人以上,但是面对涨价农民依然还是难以理解,甚至有不少农民就因为涨价而选择断缴。
不仅如此,大病保险缴费恐慌会增加,文件规定,在确保现有筹资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确定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筹资水平不降低,这就意味着大病保险将要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个人缴费将进一步上升。
1好:异地缴费和异地报销得以实现,以前农民医保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缴纳,每年到了要缴费的时候或者自己携带证件到当地缴纳,或者是找人帮忙代缴,但不论哪样都不方便,不过今年不少地区异地缴费和网络缴费已经开通,农民再也不需要从工作地跑回老家就为了缴纳一次新农合了。不仅缴费可以异地,现在报销同样可以异地,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地区实现除慢性病外的全国异地实时报销,农民花出去的医疗费用报销更及时了。
2好: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当下,农民医保的报销比例已经提升到70%左右,而且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变得更加友好,甚至上级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落实将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纳入慢病保障范围。
农民医保价格的连续上涨,确实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尤其是一些收入比较低的人群缴费就更难了,不过好消息是,目前国家已经明确:“对于个人缴费有困难的人群,国家财政对低保和特困人群、重度残疾人以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人群参保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将其纳入基本医保的保障范围。”也就意味着有些人即使不缴纳农民医保的费用依然能享受到报销福利。
首先就是重度残疾人,不论是哪里残疾,工作、生活都有诸多不便,收入也普遍不高,农民医保的缴纳是个负担。不过根据文件规定,达到二级以上残疾的残疾人有权利申请免缴农民医保。当然属于几级残疾的在残疾证件上都有明确的说明,如果残疾是三级或者四级是没有权利申请免缴的、
其次是在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农村有各种各样的返贫时间,有因病返贫的,有因赌博返贫的,但不管怎么返贫贫困人口都是国家帮扶的对象,免缴农民医保就是福利之一。不过对于免缴的政策要求各地有所差别,有地区完全不需要缴费就可以享受报销,有地区要求先垫付保费,然后再到当地的民政部门报销。还有地区则需要缴纳部分费用。
最后就是农村的高龄老人,当下我国农民养老只能是依托子女,但子女面临车贷房贷等多项贷款,孝敬子女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民养老也就成了大问题。为了让老农也能享受到农民医保的福利,各地区相继出台年龄超过多少的农民就可以不交或者部分缴纳。比如北京6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要缴纳一半农民医保费用,而在江苏70岁以上的老人则可以全部免缴。
虽然不少农民对年年涨价的新农合颇有微词,但农民医保也实实在在帮助不少家庭减轻了看病的压力,减少因病返贫问题的出现。总的来说当下的缴费金额确实有点高,经济实在困难的家庭可以考虑不缴,如果满足上面的条件即使不缴纳也可以享受福利。但是经济较好的家庭还是应该缴纳,毕竟多一份保险多一份保障,这点钱可能还不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烟钱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