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给家人用,为啥被罚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4月是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多地发布欺诈骗保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个人骗取医保待遇典型案例通报,如用医保卡为家人开药、把医保卡借给家人使用。有网友看到后感到不理解:不是说医保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参保人与家人绑定“亲情账号”,也能共同享受到相关医保权益?其实医保卡给家人用,属于他人医保凭证冒名就医购药,与“亲情账号”完全不是一回事。
用自己医保卡给父亲开药被警示教育
案例1:2022年7月,北京市西城区医保局通过数据筛查,发现参保人杨某费用异常,多种严重疾病缺少诊断依据即开取相关药品。经过调查核实,杨某因其父亲是城乡居民医保人员,疾病较多,医保额度不够,在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期间,使用自己的社保卡为其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父亲开药。经核查,涉及违规费用23058.17元。西城区医保局追回违规费用,对参保人杨某进行警示教育。
案例2:2022年2月,北京市怀柔区医保局通过数据筛查,发现参保人杜某在2021年12月8日发生的医疗保险就医费用存在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缺少诊断依据。怀柔区医保局通过调查核实,发现杜某用其社保卡为家人开取关于以上慢病的药品使用。经核查,涉及违规费用4060.09元。怀柔区医保局追回违规费用,对参保人杜某进行警示教育。
共济的只是个人账户不是医保待遇
通过设置亲情账号,参保人医保卡的个人账户已经允许家庭成员共济,为何不能替家人开药?这里要先介绍下亲情账号是怎么回事。亲情账号是广东省医疗保障局为落实《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基于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立的账号共济使用关联功能。
广东职工参保人员遵循自愿原则,通过“亲情账号”授权其配偶、父母、子女使用本人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费用。“亲情账号”关系绑定后可实现与医保电子凭证“亲情账户”衔接,实现个人账户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济互助。
以案例1中的杨某为例,如果其父亲用自己的医保卡在定点医院就医开药,除医保报销部分外,有一部分费用要自己承担,那么这时这部分费用就可以刷杨某的医保卡,用杨某个人账户的钱支付,这是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所允许的。不过在刷杨某的医保卡之前,杨某要先与其父亲通过授权,进行“亲情账号”绑定后才可以。
这与杨某用自己的医保卡直接为父亲开药是有很大不同。前者共济的只是“个人账户的钱”,而后者则是共济的“医保待遇+个人账户的钱”,而医保待遇是不能够共济的。杨某可能是职工医保人员,其父亲是城乡居民医保人员,两人门诊看病开药以及住院时享受的报销比例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杨某用自己的医保卡为父亲开药,是“使用他人医保凭证冒名就医购药”,属于欺诈骗保行为。
这里补充提醒的是,医保家庭共济的使用对象为参保职工的近亲属,包括参保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且都已参加职工或居民基本医保。共济人员并不包含配偶的父母。
有可能影响个人购买商业保险及理赔
用自己的医保卡给家人开药,其实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医保卡上的使用痕迹会影响到本人的医疗记录,会影响商业保险的购买和理赔。以案例2中的杜某为例,如果他想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则有可能被拒保,因为替家人开药使他的就医记录中出现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发性脑梗死”等诊断。如果他此前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最近因患上某个重大疾病需要理赔,保险公司也可能因为他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发性脑梗死”的就诊记录,认为他是带病投保,而不予以理赔。(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沫依
校对 | 潘丽玲
编辑:王沫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