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子晚报


  【#普通人用AI如何避免违法侵权# #用AI一键成片传播庆余年赔80万#】近日,雷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一份关于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的两会建议引发关注。普通人用AI如何避免违法侵权?


  某科技有限公司发现自家热播剧《庆余年》被人“动刀”。原来,某网络公司开发了一款软件,里面带有“AI一键成片”功能。用户使用这一功能输入相关内容后,可将影视作品切成3到7秒的短视频,存到服务器上直接向用户提供。网络公司没经过科技公司的同意,就把《庆余年》切成了视频片段,自行生成或者提供给用户作为素材生成新的视频。科技公司认为,网络公司侵犯了自己对于《庆余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该公司不仅靠《庆余年》的热度吸引了大量流量,还通过会员收费增值服务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分流了原本属于原告的流量。最终,法院认为网络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向科技公司赔偿80万元。


  律师表示如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进行“换脸”,AI使用肖像前应获得肖像权人的明确授权,即使是公众人物也需谨慎。二是名誉权侵权,如通过“换脸”或“拟声”技术制作虚假内容,可能损害他人名誉,AI使用者应避免制作可能误导公众或损害他人形象的内容,确保内容真实。三是隐私权侵权,如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私人图像或声音,AI使用者使用私人信息前必须获得当事人许可,避免涉及隐私的内容。四是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内的著作权侵权,如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图像、视频或音频,AI使用者应确保使用的素材已获得授权或属于公共领域。此外,还需注意避免欺诈与虚假信息传播、不正当竞争、破坏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代表说不要偷懒让AI替代自己工作#(记者 万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