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小伙军营十年,8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
在乐山峨边的沙坪镇岩月村,3月4日是个被喜庆与荣耀点燃的日子。一支热热闹闹的送喜报队伍,一路锣鼓喧天,将“二等功臣之家”的牌匾送到了沈聪家中。这位四川小伙,用10年的热血青春,在军营中谱写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奋斗传奇,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现实版的“许三多”。
1994年,沈聪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父亲因儿时烧伤残疾,没能圆了当兵梦,这份遗憾如同种子,在沈聪心底生了根。沈聪自幼就被父亲对军营的向往所感染,一颗立志成为军人的决心,在他心底悄然发芽。大学期间,他历经三次报名,终于如愿踏入绿色军营,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热血征程。
新兵连的沈聪,体能和力量都不太出众,拉单杠超不过5个,三公里跑不动只能被班长推着走,每个训练课目都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看着身边那些飞驰而过的特战队员,他在心底默默许下誓言:要当就当最牛的兵——特战尖兵!
为了快速提升体能,沈聪给自己量身定制了一份特殊的“盔甲套餐”:一件20多斤的沙背心,还有沙绑腿,除了睡觉,这些装备就像长在他身上一样,训练、站哨都负重进行。练据枪端枪时,加重加压更是他的日常操作。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训练机器,每天早上5点半,当别人还在梦乡,他就已经在跑道上挥洒汗水。一开始,战友们不理解,甚至有人说他是在领导面前“装样子”,可他全然不顾,只是一门心思地训练。
就这样坚持了大半年,他的努力开始发光,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入伍第二年年底的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沈聪像一颗耀眼的新星,以全中队第一名的成绩冲过终点,让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从那以后,他的名字就和“优秀”紧紧连在了一起。
在部队的10年里,沈聪先后参加了20多次极限训练,那些挑战听起来就让人望而生畏:每天训练18小时,负重30公斤,全程180余公里。但沈聪就像一位无畏的勇士,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方。有一次在武装三十公里越野课目中,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他腿肿得都打不直了,可他依旧咬牙坚持,一步一步朝着终点迈进。到达目的地后,他累得躺在地上直喘气,迷彩帽被风吹掉,战友捡起一看,里面写着“你会是一个好兵”。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坚韧不拔,也因此连续四年获得“极限训练勇士勋章”。
沈聪不仅自己训练拼命,还把这种拼搏精神传递给身边的战友。2019年,他主动担任支队教练员,为了摸索出一套实用管用的教学方法,他挑灯夜战,钻研军事训练大纲和专业教材,结合自己的集训和比武竞赛经验,总结出一套更具基层操作性的训练方法。担任教员以来,他先后完成4批次狙击、重火器专业集训教学,培养出400余名专业能手,让整个部队的训练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执行任务时,沈聪更是毫不退缩。2020年3月10日,西昌突发森林火灾,火势凶猛,威胁着周边村庄的安全。沈聪带领小队人员迅速投入战斗,他们与大火展开了近5个小时的殊死搏斗,先后扑灭火点20余个、火头8个,开辟隔离带300余米,成功扑灭大火,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在部队特战比武中,沈聪再次展现出超凡的实力,以优异成绩斩获个人全能第一名、重火器专业第一名,荣立战备训练个人二等功。加上之前的8次三等功,他成了军营里的“荣誉收割机”。从2015年入伍开始,他每年都获奖立功,先后被评为“极限训练勇士”“军事体育之星”“狙击专业精兵”“重火器专业精兵”“个人全能精兵”“优秀共产党员”“百名优秀班长” 。
面对这么多荣誉,沈聪没有丝毫骄傲自满,他坚定地说:“今后,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提升军事技能,不辜负部队和家乡人民对我的期待,为国防建设、地方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他的父亲沈树君也表示,会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沈聪,让他安心在军营报效国家。
沈聪的故事,就像一部热血沸腾的军旅大片,他从一个平凡的新兵,靠着自己的努力、坚持和拼搏,成长为人人敬仰的特战尖兵。他是现实版的“许三多”,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再平凡的人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非凡传奇 ,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营,在绿色军营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