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艺界这个五彩斑斓又充满挑战的世界里,演技类综艺犹如一阵旋风,席卷而来。近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的一番话,犹如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他直言:“通过一个节目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演员,我觉得是不切实际的,真正走得更长远的演员,必须要经过训练。”


  这一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演技类综艺,它们打着挖掘优秀演员、提升演技的旗号,确实吸引了众多眼球。据不完全统计,某热门演技类综艺的单期播放量就高达数千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更是轻松破亿。这些数字看似表明了它们的火爆程度和影响力。然而,我们冷静下来思考,这些节目真的能批量制造优秀演员吗?


  就像我们不能指望吃一顿大餐就能成为美食家一样。演员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真正伟大的演员,无一不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磨砺。例如,国际巨星张国荣,他并非一夜成名。他早年在香港演艺学院进行了系统的表演学习,从发声到形体,从表情到情感的拿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他在舞台和荧幕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背后都是无数次枯燥的训练和对表演的深刻理解。


  再看演技类综艺的模式,往往是在短时间内给出一个表演任务,选手们仓促准备后就上台表演,评委打分或者点评。这种模式更像是一场表演的速食,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一些精彩的片段,但却难以真正考验演员的综合素质。专家们也指出,表演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需要演员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对角色有深入的剖析,对情感有精准的把握,这些都不是一个短暂的节目所能给予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演技类综艺也有其积极意义。它为一些有表演梦想的新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但是,我们不能过度神化这个平台。就如同冯远征院长所说,想要走得长远,扎实的训练才是根本。


  总结来说,冯远征院长对演技类综艺的看法提醒着我们,无论是演员自身还是观众,都应该正确看待这类节目。演员不能把它当作成为优秀演员的捷径,而观众也不应将节目中的表现完全等同于演员的真实水平。在这个追求快速成名的时代,我们更应尊重表演艺术的本质,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训练,去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去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