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坛“地震”:默茨胜选,对华政策驶向何方?
德国大选震撼落幕,默茨强势登顶
当地时间 2 月 23 日傍晚,德国政坛迎来了一场震撼性的变革。德国基民盟主席、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在柏林的竞选庆祝活动上,自信且坚定地宣布:“我们赢得了 2025 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 这一宣告,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瞬间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此次选举,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出口民调显示,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得票率高达 29%,遥遥领先其他政党。而德国现任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仅获得 16% 的得票率,远远落后于联盟党 ,这也意味着社民党失去了继续执政的可能性。朔尔茨不得不承认选举失利,他表示这是一个痛苦的结果,但仍会继续履行总理职责直至任期结束,同时也向默茨表达了祝贺。
作为曾经与默克尔多次竞争的政治人物,默茨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于保守派家庭,1972 年就加入了基民盟,之后在法律领域深造,还曾担任律师数年。1989 年,年仅 33 岁的他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正式开启政治生涯。在党内,他曾多次角逐重要职位,虽历经挫折,但始终未曾放弃。2022 年,他终于如愿接管基民盟,如今更是成功赢得联邦议院选举,距离德国总理之位仅一步之遥。
选举风云:各方角逐与最终定局
此次德国大选的举行,其实早有预兆。原本应该 2025 年秋季进行的选举,却因执政的 “红绿灯联盟”—— 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在 2024 年 11 月因财政预算分歧而提前举行 。当时,总理朔尔茨解雇自民党财政部长林德纳后,联合政府席位不足半数,无奈之下只能解散议会。这一事件也为此次大选拉开了序幕。
在选举过程中,各主要政党都使出浑身解数,积极拉票。联盟党以其稳健的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执政经验,吸引了众多选民的支持。他们在经济、移民、外交等多个领域都提出了明确的政策主张,强调要恢复德国的经济活力,加强对移民的管控,提升德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社民党则试图在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争取选民。他们主张降低对大部分人的税收,对富豪征税,同时加强边境管控以遏制移民。然而,朔尔茨政府在过去几年的经济治理表现不佳,德国经济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 年 GDP 下降 0.2%,能源危机、制造业疲软和失业率攀升等问题,让不少选民对社民党感到失望。
绿党在环保和气候政策方面一直较为激进,他们支持对电动车提供补贴,在 “红绿灯” 联合执政期间,就经常因其雄心勃勃的气候保护计划让民众承压而受到批评。此次选举,他们希望就移民问题成立专家小组,为政府提供建议,反对把移民庇护程序外包给第三国,同时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成为此次选举的一大亮点。该党在移民问题上持强硬立场,主张降低税收、彻底减少官僚主义、坚持 “债务刹车”、引入义务兵役制,并增加国防开支 ,还呼吁结束对俄制裁、切断对乌援助。一系列涉及移民的致命袭击事件发生后,德国社会的反移民情绪高涨,这让选择党赢得了更多支持。据初步计票结果,德国选择党获得了 20.8% 的选票,得票率较 2021 年大选翻了一番,成为议会第二大党。
此次选举结果的产生,并非偶然。经济问题无疑是影响选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德国经济的持续低迷,让民众对现任政府的经济政策失去信心,他们渴望有新的政党能够带领德国走出经济困境。移民矛盾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大量移民涌入德国,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治安恶化、就业竞争加剧等,这使得民众对移民政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德国选择党正是抓住了这些社会痛点,提出了迎合部分选民心理的政策主张,从而在选举中获得了大量选票。
默茨其人及其政治主张
弗里德里希?默茨,这位在德国政坛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1955 年出生于德国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的布里隆,一个天主教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法官,在父亲的影响下,默茨 17 岁就加入了基民盟的青年组织,从此踏上了政治之路 。
默茨的政治生涯早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1989 年,年仅 33 岁的他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1994 年,他又当选为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在议会中,他凭借犀利的演讲和独特的政治见解,逐渐崭露头角。
在基民盟内部,默茨曾与默克尔多次竞争重要职位。2000 年,他当选为联邦议会联盟党党团主席,而同一年,默克尔当选为基民盟主席。两人在党内的地位逐渐上升,竞争也日益激烈。2002 年德国联邦议院大选后,默克尔接任议会党团主席,默茨则被选为副党团主席。这次职位的变动,让默茨与默克尔之间的竞争愈发明显。在 2002 年,默克尔试图代表基民盟竞选总理,就因遭默茨反对而未能如愿。2004 年 12 月,默茨辞去党内职务,逐渐淡出政坛,最终于 2009 年完全退出议会。当时舆论普遍认为,他的离开与默克尔的崛起有着密切关系。
离开政坛后,默茨在金融和公司法领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成为多家跨国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如贝莱德基金德国分公司、德国商业银行和巴斯夫公司等。他在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称还成为了百万富翁。这一段从商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和人脉资源,也使他被视为基民盟党内的 “亲商派”。
2018 年,随着默克尔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基民盟开启领导人交替进程。默茨看到了重返政坛的机会,他高调宣布回归,并两次竞选基民盟主席,但均未成功。不过,他并没有放弃,终于在 2021 年 12 月成功当选基民盟主席,2022 年 1 月正式就职。
在政治主张上,默茨是一位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重振基督教价值观。他认为,德国经济需要进行改革,以提高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他承诺要重振德国经济,推动德国经济年均增长 2% 以上。为此,他主张降低个人和企业所得税,削减政府补贴和福利支出,减少官僚主义,以促进私人投资。他还计划设立一个新的部长职位,专注于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以推动德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在移民问题上,默茨持强硬立场。他认为,默克尔的开放移民政策给德国带来了诸多问题,如社会安全问题、就业竞争加剧等。他主张在德国陆地边境拒绝难民入境,加大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力度,驱逐犯罪的非法移民。他提出的 “长久进行边境管控、驱逐难民” 等移民收紧政策,虽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也迎合了部分德国民众对移民问题的担忧,为他赢得了一定的支持。
在欧洲事务方面,默茨主张摆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重建德国的国际地位,让德国成为 “一个我们可以再次为之骄傲的德国”。他认为,欧洲应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仅仅依赖美国。他强调德国要在欧洲扮演领导者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他批评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命运 “漠不关心”,承诺要协助欧洲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在他看来,欧洲必须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参与者,不能被当成 “侏儒”,必须从俄罗斯、中国,必要时从美国手中保护欧洲和德国的利益。
过往德国对华政策回顾
的对华经贸政策,给中德经贸关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朔尔茨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国内因素来看,执政联盟中的绿党和自民党,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浓重,在对华态度上较为强硬。绿党外长贝尔伯克倡导价值观外交,反对默克尔抱歉,无法为你生成对应的内容,请修改后重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