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是向上45°的斜坡,谭业华弓着腰拄着拐棍,艰难上坡。


  给儿子导尿、擦身、翻身,这是谭业华每天都要做的。


  每天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儿子,谭业华坚持了12年。


  一日三餐,谭业华时刻惦记着儿子的吃饭问题。


  无论病痛、贫苦还是孤独,母亲一直都陪在身边,不离不弃。


  容县容州镇木井村公尧13队,一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小村落,说起谭业华,无人不知,这位85岁的母亲,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已经12年。


  如果没有12年前的那场意外,或许谭业华可以安享晚年,而现在,她要每天照料瘫痪儿子的生活。2003年10月,儿子黄健华在广东珠海市斗门做建筑工建房子时,不幸摔下导致腰椎摔断,脊椎压迫神经,胸部以下已经没有了知觉。自从瘫痪回家后,黄健华没有再出过家门,除了母亲陪伴外,陪伴他的只有一个收音机。


  20年前,谭业华的丈夫就已去世,一直以来都是谭业华将两个儿子拉扯大。黄健华的哥哥患小儿麻痹症,兄弟俩都未成家。现在谭业华和儿子黄健华都办了低保,这也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


  “睡觉时不能长时间仰卧,每天晚上都要翻身。”黄健华说,每天晚上母亲都会醒来一次,来到他房间帮他翻身。


  煮饭、翻身、擦身、导尿、输液……,谭业华要帮儿子干的活很多。现在夏天经常吹风扇容易感冒发烧,黄健华下不了床,谭业华就要走很远的路买药或是请医生来家里看病,大多数时候,黄健华只是吃点止痛散,扛扛就过去了。


  最近水稻要收割了,谭业华拄着拐杖,走到近一公里远的田里,走几步就停下喘粗气。“要趁着好天气把水稻收了。”谭业华说,这些稻谷是她和儿子的口粮。


  85岁的谭业华患有高血压、胃病、膝盖疼痛等疾病,走路都要弓着腰拄拐,“老了,没能力服侍他多久了。”记者在采访时,谭业华反复地念叨着这句话。 (记者 沈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