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锋、刘毅、李华丽、记者刘孝军)日前,2022数字政务发展年会组委会发布全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优秀案例,宜城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荣获“2022数字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单位”称号。湖北省仅两家单位入围。


  本次案例征集活动从全国1287个案例中综合评定出108个优秀案例进行推广,号召全国各地同行学习参考,进一步推动全国政务服务“三化”建设走向新高度。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宜城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由社保经办部门通过与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的社银直联系统,直接将养老金发放到离退休人员手中。宜城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局建设了综合生物识别资格认证系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以及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和网络互联,建立全市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综合生物认证系统,为社保基金管理与控制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平台,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保基金流失,使基金使用公正、透明。


  宜城建设的综合生物识别资格认证系统是基于人脸识别为主要手段,其系统终端布设于宜城市社保局办事大厅、市民中心大厅、城区各大银行网点以及社区和乡镇人社服务中心,解决了数据传输“最后一公里”的数字鸿沟问题,让离退休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资格认证工作,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走路,让离退休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资格认证工作,真正做到了认证“全覆盖”、服务“零距离”,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离退休人员的一致肯定。


  为加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宜城还将系统中心服务端搭建在襄阳市级政务云平台,并与多部门进行了资源信息共享,让窗口认证信息和其他所有认证方式信息能够汇总到大数据信息平台,并能将所有资格认证信息推送到国家社保统筹系统中,实现了资格认证系统与国省统筹系统的无缝融合,极大减轻了窗口工作者的工作压力。


  对于特殊人群,宜城开发了移动认证终端,认证工作人员可携机上门为不便行动者进行现场认证,认证结果客观真实,避免了以前纯人工认证的主观判断弊端。对于异地居住的离退休人员,也可通过本人或亲属的智能手机进行在线认证,认证结果信息可同步上传至本系统中心端,实现了多部门、多方式和多系统认证信息的数据融合,让认证统计工作在无形中开展。


  宜城市社保局局长何清洪说,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开展作风建设“实干年”活动为抓手,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优化公共服务方式,加快养老保险经办服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 服务质效,努力成为宜城一流营商环境的“社保名片”,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社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