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保转社保落地上海!百万外来工养老“补票”窗口已开启!


  上海综保转社保成真!百万外来工养老迎来“补票”!


  综保转社保在上海落地,百万外来工养老可“补票”啦!


  上海百万外来工注意!综保转社保落地,养老“补票”窗口开启!


  综保转社保落地,上海百万外来工开启养老“补票”窗口!


  2025年3月23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则通知引发了轩然大波——从4月1日起,困扰外来务工人员长达20多年的综合保险(综保)正式与职工社会保险并轨。这就表明,上海大约230万之前缴纳综保的外来劳动者,在退休之前终于能够“补票”,提升自己的养老保障水平。


  历史有了新突破:综合保税区年费全额“转移”。


  “盼了15年,我缴的综保终于能够计入社保啦!”在浦东务工的安徽籍保洁员张女士找出已经泛黄的老年补贴凭证。按照新政策的规定,综保的参保者能够把历年所缴纳的老年补贴全额转进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缴费年限依照每年老年补贴数额占同时期社保最低缴费数额的比例来折算。拿张女士2008年缴纳的综保来说,那一年老年补贴数额为1800元,同时期社保最低缴费数额是3600元,这样就能够折算为0.5年的社保缴费年限。


  两类“补票”通道


  临退休群体是指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0岁且尚未退休的人员,他们能够选择将老年补贴转为社保或者直接支取。要是选择转为社保,折算的年限会同时计入医保的缴费年限。


  退休人员:要是已经领取了老年补贴的话,可以选择退款转保,从下个月开始就按照新的标准领取养老金。普陀区的李大爷算过这笔账:“把2.8万的补贴退回去,能换来4年的社保工龄,每个月的养老金能多拿到800元,两年半就能把退回去的钱赚回来!”


  争议的核心:折算比例引发热烈讨论。


  虽然政策实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每1年综合保险最高只能折算为0.35年社保”这一规定还是让一些务工人员觉得难以接受。建筑工人王师傅看着自己10年的综合保险缴费记录,无奈地苦笑着说:“辛辛苦苦工作了10年,折算后只有3年半的社保,还不如现在重新开始缴纳社保呢。”针对这种情况,社保方面的专家解释道:“2002年的时候,综合保险每年的缴费金额仅仅是社保的1/3,能够进行折算已经是制度上的一种突破了。”


  “补票”用手机三步完成的实操指南。


  自4月21日开始,参保者能够借助“随申办”APP来完成转换工作。


  提交身份证、老年补贴的凭证。


  由系统对折算年限以及补缴金额进行自动计算。


  在完成线上签约之后,补缴的款项将通过养老金账户分期进行抵扣。


  到发布消息的时候,上海各个区的社保中心咨询数量猛增了300%。在虹桥火车站附近的徐泾镇社保所,拖着行李箱前来办理手续的外来务工人员排起了长队。就像网友所说的那样:“退休金还能‘补票’,这可算是给在异乡拼搏的人最温暖的春分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