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缴纳社保只要缴纳15年就可以顺利领取养老金了。不过现在改革了,未来大家缴纳社保的年限会延长,每一年增加6个月,等到2039年社保缴纳年限就已经延长到20年。以后退休的人不仅赶上了弹性退休政策,社保缴纳年限延长也是必然的。


  不过很多人就十分好奇,2025年退休的人,目前还是执行社保缴纳15年就能领取相应的养老金的政策。那么,在哪个城市退休的人社保缴纳15年能领取2000元以上的养老金呢?


  有的人觉得领取2000元以上不太可能,有的人觉得领取2000元很轻松,其实这个要看具体城市情况以及个人曾经的岗位性质。我们国家有31个省份,每个省份有每个人省份的特色,经济发展情况也不一样,那么地方财政能提供的经济支持能力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缴纳社保养老金怎么计算?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缴纳社保之后,退后的养老金是怎么来的?这个计算方式可谓是十分复杂,因为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还有个概念“过渡性养老金”,这个概念是在90年代的时候提出来的,现在的年轻人不涉及。因为我们国家在九几年的时候才提出社保制度,给各位打工人缴纳社保等福利待遇。但是在社保福利没提出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参加工作了。社保制度提出要缴纳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那么对于之前就参加工作的人来有失公允,为了补偿提前参加工作的人,所以国家提出了“过渡性养老金”。


  在提出社保福利待遇前就参加工作的人直接补齐之前的社保年限,不需要个人出钱补缴社保。这部分群体在退休的时候除了基本的养老金待遇,还有一部分是“过渡性养老金”。


  这样一来那么在八几年甚至更早参加工作的人来说,退休后总共能领取的养老金相对来说不会太低,相对来说也比较公平。


  一般基础性养老金发放标准是根据退休上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或者是当年的养老金发放基础×(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现在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保最低档次是60%,算下来缴费基数就是0.6左右。不过各地情况不同,还有早些年社保制度普及的时候城市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有的成城市最低档次是60%,还有的是城市最低档次是40%。


  我们可以假设各地最低标准都是60%,指数按照0.6计算,按照缴费15年来计算。按照基础养老金的公式能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根据2024年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城市养老金的发放基础在6000-7000元之间。


  那么计算下来,基础性养老金为720元和840元左右。也就是城市发放的养老金基数越高,即将退休人的能领到的养老金越高。从这大家也能看出来像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人才济济,经济发展好,那么全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必然要高于其他的城市,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也是比较高的。


  上海市之前公布过,养老金的发放基数是12307元,核算下来基础养老金是1476.84元。大家别小瞧这个一千多块钱,这个数值在全国来说是很高的了。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还有河南等省份,算下来缴纳15年社保,一共才能领取1000元左右的养老金。


  当然了,这里说的企业退休缴纳低档次社保的人,如果是机关单位或者是国企,社保按照100%或者是200%缴纳,那么即使在以上所提到的省份退休能领到的养老金也不会太低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

  通俗来讲,我们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除了有统筹账户的养老金,按照上面所说的基数计算,还有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退休的时候,根据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不同,这个计发月数也不同,一年12个月来累计计算出来的。一般60岁退休的时候,计发月数就是139个月。不过2025年在实施延迟退休,这个具体还要根据实际退休的年龄算计发月数。


  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都知道,我们个人需要缴纳的基数是8%,而且这个是可以累计的,还给利息。等到退休的时候查账户的余额就行了,用这个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的计发月数。


  所以,个人退休能领取的养老金是基础性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余额除以退休计发月数的总和。目前像大连、上海、深圳等城市企退个人能领取的养老金超过2000元的比比皆是。


  有些人为了多领取养老金等到快退休的时候选择在发放退休金较高城市办理退休,不过要算好时间,必须得在当地缴纳多少年养老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