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社保入“新”,让“奔跑者”更有底气
近日,京东、美团相继宣布将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会保险,这一举措在互联网行业引发强烈反响。长期以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面临着职业风险高、保障水平低的困境。两大平台企业的这一决策,标志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长期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他们与平台之间往往被认定为“合作关系”而非“劳动关系”,这种模糊的身份定位使其无法享受传统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待遇。据统计,超过70%的外卖骑手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这让他们在面对疾病、工伤、养老等问题时显得尤为脆弱。同时,外卖骑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面临较高的职业风险,交通事故、恶劣天气、超时工作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他们的安全与健康,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险保障。这种风险与保障的严重失衡,造成了近些年“外卖小哥下跪”“单王猝死”等事件的发生,并引发全社会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关注。
究其原因,在于平台企业在享受新就业形态带来的低成本扩张红利时,却将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成本外部化。这种“只享权利、不尽义务”的做法,既不符合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也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基础之上。
此次为骑手缴纳社保,正是平台企业对这些问题的正面回应,标志着平台企业开始正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为骑手缴纳社保不仅是企业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更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尊重。这一举措将推动平台经济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变,重塑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短期来看,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但长远来看,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才能为平台经济注入持久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并将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并非一蹴而就。新就业形态的蓬勃发展,呼唤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需要我们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险参保方式,打破传统劳动关系的桎梏,构建更加灵活、便捷的参保机制。同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企业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工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权益保障体系。
京东、美团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举措,开启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新篇章。这一破冰之举,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更为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探索。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制度创新,为新就业群体撑起权益保护的“安全伞”,让每一位“奔跑者”都能更有底气地追逐美好生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建鹏(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