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常见一种声音,说公务员等编制内人员的社保是由财政缴纳,并且按照最高标准缴纳是不应该且不公平的,建议财政少交或者不交。我不是公务员,但看完这些说法,感觉很滑稽可笑。


  我们都知道,社会运行既需要大量企业生产的物品,也需要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比如法律、国防等,公务员等体制内工作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的特性使得国家成为公共服务主要的供给主体,国家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作为交换,全社会需要交纳税收等费用作为国家回报。国家雇佣公务员等编制人员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公务员等理应获得相应的工资和其他保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国家与社会之间是交换关系,国家与公务人员是雇佣关系,国家为公务人员支付报酬天经地义,与资金来源没有太大关系。所谓纳税人供养公务员的说法我不甚赞成。正如你在企业工作,企业老板会支付工资给你一样。老板的钱从哪里来的?还不是卖出产品获得的,那就是消费者的钱。按照某些网友的说法,是不是可以说是广大消费者供养着企业员工?


  公务员也是纳税人,也要按照税法缴纳相关费用。部分网友说公务员即使纳税也是财政的钱,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国家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已经成为个人收入,不再是财政资金,公务员可以随意支配个人收入,用自己的收入去纳税、交社保和医保。至于国家为公务员缴纳社保,这的确属于财政资金,但这是履行国家法律义务必须做的,就像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一样,差别在于国家按照上限缴纳,部分企业按照下限缴纳而已,但这也是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


  从全国来看,公务员等体制内人员工资并不高,部分地区还偏低。大多数人之所以呆在体制内,主要还是看重其稳定以及较好的未来保障。如果连保障都不够吸引人,那么公务人员素质就得不到提高,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今天各行业流动相对自由,我本人10多年前就因待遇偏低(国务院派出机构,二线城市)而选择放弃,同样也有在企业工作不如意而选择加入体制内的。各行业之间的确存在较大差距,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你认为这个行业或职业对你更有吸引力,你完全可以参与竞争,力争进入。如果既没能力又不努力,那就不要谈公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