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词,看佛山12345热线如何“接”稳民生幸福
1月23日下午,“接好服务‘最初100米’ 办好群众‘关键小事’”佛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长直通车)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召开。会上公布,2024年12345热线服务总量1565.68万,办件满意度97.36%,且市、区、镇的响应率均达到了100%。
成绩再攀新高背后,是过去这一年,变与守、破与立、快与慢这些辩证法在佛山12345热线集中上演。
如今在佛山,“有事就打12345”,已成为市民的普遍共识。
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关键词1:“关键小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而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
要办好群众“关键小事”,12345热线就是最佳的切入点。活动现场,佛山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施邦平对2024年度社情民意大数据进行了详细解读——
2024年,12345热线服务总量1565.68万,同比增长21.64%。其中,人工服务量达582.05万件,自助服务量达到983.63万次。办件满意度97.36%,话务满意度99.48%。市、区、镇的响应率均达到了100%,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解决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在第八届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发布的全国12345热线运行监测报告中,12345热线在全国300多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一;“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头等大事’”获评2024年度佛山口碑政务服务改革案例。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畅通、高效的工作机制。报告指出,过去一年,12345热线聚焦能力提升,接好服务“最初100米”。一方面,畅通省、市话务互转渠道,实现省、市两级平台话务互转和诉求工单分派处理协同,深化市、区“统筹集约、分级负责”运营管理,以禅城区为试点推行承接全市话务,全年人工服务量582.05万件,人均年服务量同比增长15%。
另一方面,提高服务标准规范。优化诉求事项分类,分批开展“民意速办”事项梳理,完成24类热点民生诉求事项清单,将事项从原来的285项细化为1946个;优化接话能力和服务质量考核,各区平台月均工单下派及时率与工单转派准确率均超99%。
关键词2:共建共治
过去一年里,在解决群众、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过程中,众多单位和个人表现卓越,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 我有所为”的工作理念。
活动当天,现场通报了41家入选“办好群众‘关键小事’2024年度高效能单位”,同时发布了43个“办好群众‘关键小事’2024年度满意案例”和8个“2024年度群众‘金点子’”。
“诉求处理除了讲究速度,更要有力度。”作为年度高效能单位代表,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代表莫嘉欣从税务服务的角度,分享了高效回应企业诉求的经验。佛山市税务局制定了两套工作机制,确保关键小事“办得妥”,复杂诉求“解得开”。在两套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像社保争议、股权转让、企业变更等高频诉求,诉求量下降了18%,切实取得了“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的成效。
正是得益于这些高效能单位,12345热线2024年即时解答件近400万件,即时解答率达97.29%,做到了高效受理群众及企业诉求。
做好民生实事不仅要高效化,更要精细化和个性化。
作为年度典型案例代表,顺德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代表李志超表示,近年来随着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保服务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顺德区社保局因地制宜优化办事预约流程,让群众感受到高效暖心服务,通过增加服务供给、开通绿色通道、延伸服务保障、强化社保宣传等举措,打造“暖心贴心,便利便民”社保窗口办事服务。
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转化落实,离不开活跃在一线的话务员,他们也是与市民沟通的直接桥梁。
“接好每一通电话,解答好每一个问题,服务好每一位市民,是我对热线工作的基本原则。”12345热线座席代表何佩慧在岗十年,始终坚守倾听民声最前线,架好为民为企服务“连心桥”。
关键词3:幸福线
回望2024,佛山12345热线成绩斐然,在民生服务、涉企服务、数据赋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展望2025,如何再上新台阶?
“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是佛山12345热线的目标,几个“更”字说明,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今年元旦,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在调研慰问12345热线时强调,要强化民生服务保障,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化解群众身边的矛盾,充分发挥12345热线作为民生第一信息来源的作用,守好第一道防线。
“我们要把12345热线建设成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市域治理的‘晴雨表’、营商的‘好环境’。”会上,佛山市副市长陈新文表示,接下来12345热线要高度重视大数据,以问题为导向,为解决普遍性诉求和做好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驱动精细化管理,同时要更关注各类经营主体,为他们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真正让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改善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
他还表示,佛山市政府也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作为党委政府的大事,着力解决好“关键小事”,画为民解困的“同心圆”,架为民服务的“连心桥”,努力将佛山打造成为产业的沃土、投资的热土、生活的乐土。
采写:南方+记者 刘明
【作者】 刘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